市场一体化视角下FD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本文关键词:市场一体化视角下FD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一体化 FDI 经济发展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摘要】:基于2004—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在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市场一体化指数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FDI(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FDI促进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市场一体化"双门槛效应"。市场一体化指数跨越第一道门槛时,FDI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当进一步跨越第二道门槛后,这种拉动作用再次显著提高。而长江经济带较多省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处于两道门槛之间,FDI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较大的发挥,但地区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跨越第二道门槛,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应进一步打破贸易壁垒、放开市场保护,拓展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以推动整体经济的进一步跃升。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FDI 经济发展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持人刘耀彬,开放经济下的贸易、环境与城市化:理论、模型与实证,项目编号(12FJL002)
【分类号】:F832.6;F127
【正文快照】: 济。长江经济带开发是继沿海经济开发战略后所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它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而如何进一步开发长江经济带并充分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相关研究表明,FDI对经济发展的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刚;赵莹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2 陈红霞;李国平;;1985~2007年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3 冉光和;鲁钊阳;;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4 刘敏;曹衷阳;;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居民相对消费水平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2期
5 李子豪;刘辉煌;;FDI对环境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中国220个城市的检验[J];财贸经济;2012年09期
6 卜茂亮;高彦彦;;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市场一体化——基于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7 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8 盛斌;毛其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J];世界经济;2011年11期
9 杨凤华;王国华;;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进程分析[J];管理评论;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2 赵奇伟;鄂丽丽;;行政性分权下的地方市场分割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3 张明;谢家智;;中国地区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及传导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4 廖杉杉;;我国城乡金融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5 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6 宋蓓;谷艳博;沈玉芳;;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京津冀地区差异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7 陈红霞;李国平;张丹;;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8 鲁钊阳;黄津;;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9 王良健;何琼峰;;中国省际市场整合程度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5期
10 陈红霞;李国平;;1985~2007年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伯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破解的经济难题与制度瓶颈——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分析背景[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唐红涛;;1985-2006年城乡商品市场分割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李雪松;孙博文;;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7 陆铭;陈钊;杨真真;;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收益递增、策略性行为和分工的效率损失[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8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9 王朝辉;王海燕;;中国跨境市场一体化的特殊性分析——基于“大中国经济区”视角[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骞;中国烟草产业的行政垄断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4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林春山;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郭利京;中国猪肉纵向关联产业价格传递[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林敏;参与式预算、分权治理与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甄艳;东北区域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金晶;横向整合企业总部价值创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孟可强;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D];复旦大学;2011年
3 吴翮;产业结构、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广奇;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唐圣利;科技人力资料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黄丽鲱;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徐珊珊;地方保护对江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郭素梅;商品市场内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9年
9 王海燕;粤港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王盛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海军;杜丽菲;郭小兰;高士超;;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2 王海军;李愿宏;;FDI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黄东泽,罗婉容;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分析与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4 何艳;;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来源地差异视角[J];财贸研究;2007年04期
5 诸大建;把长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带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1期
6 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7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8 踪家峰;刘姗姗;;基于协整与Granger因果分析的地区一体化进程研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9 黄燕君;钟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4期
10 赵永亮;刘德学;;市场歧视、区际边界效应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2 刘东林,岳秀莲;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学全 ,戴劲松;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1期
4 王一鸣;;加快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 构筑新兴经济增长区[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5 辛文;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1年01期
6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7 ;长江经济带——充满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3期
8 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9 段进军;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10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3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5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6 杨洁;;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7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8 王茂林;;把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阶段——在2006中国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9 郑新立;;加快生产要素流动 促进长江经济带崛起——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10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6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方东旭 本报记者 杨宏生 徐天鹏;沿江开发再热“长江经济带”[N];中国商报;2006年
8 记者 包国强 见习记者 蔡鸿全;湖北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石贵明 晓 实;长江经济带风生水起[N];中国企业报;2005年
10 石永红;长江经济带新世纪的新机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于文静;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度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龙宇;长江经济带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5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0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