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通缩机制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稳定化政策

发布时间:2017-08-02 22:15

  本文关键词:通缩机制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稳定化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部门通货紧缩 “金融加速器”效应 稳定化政策


【摘要】:自2012年3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转为负增长以来,截至2015年3月份,PPI同比增幅已经连续3年多的负增长。生产部门的通货紧缩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在实体经济实际利率走高、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的连锁反应下,地方政府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受到影响,生产部门的通货紧缩可能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继续恶化。应对通缩机制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应实施"逆周期"的稳定化政策调节,特别是财政部与人民银行共同协调推进中国地方"资产购买(置换)"计划,进行地方政府的负债表修复,同时进行金融和财政体制转型,积极推动"软预算"部门(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改革,配合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促进经济增长进入健康状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生产部门通货紧缩 “金融加速器”效应 稳定化政策
【分类号】:F822.5
【正文快照】: 通货紧缩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下 1929年大萧条后的通缩,费雪将对通缩的讨论延伸降来表示,它表明物价的全面下跌,包括农产品、房 到了“债务一通缩”(费雪,1933)机制,即提出了“生租、服务和制造品的全面价格下跌。从供给方看,通 产者价格收缩一实际利率上升一负债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2 张平;;“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宏观政策和制度机制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2年10期

3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袁富华;陈昌兵;陆明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J];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4 张平;苏治;;经济转型、金融扩张与政策选择——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3年11期

5 张平;;中国经济效率减速冲击、存量改革和政策激励[J];经济学动态;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享光;张方波;;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2 杨东峰;;全球复杂性视角下的中国快速城市化——空间逻辑与潜在风险[J];城市规划;2012年11期

3 樊勇;王蔚;;“扩权强县”改革效果的比较研究——以浙江省县政扩权为样本[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1期

4 牛品一;陆玉麒;彭倩;;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江苏省城市化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5 Dongfeng YANG;Fang QIAN;;Spatial Logic and Risks in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under Global Complexity[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3年01期

6 刘芳;;我国劳动力研究的若干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7 李晓华;;后危机时代我国产能过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6期

8 卢洪友;祁毓;;公共部门经济学: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7期

9 李一花;;财政分权中的中央集中度:评价、问题与改革[J];当代财经;2013年09期

10 蔡书凯;;新型城镇化下地方政府融资可持续机制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东峰;;全球复杂性视角下的中国快速城市化:空间逻辑与潜在风险[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2 沈坤荣;余红艳;;税收影响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3 陆明涛;;基于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4 袁富华;陆明涛;张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冲击与增长效率:国际比较的启示[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5 黄志钢;刘霞辉;;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趋势与前景[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6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袁富华;王宏淼;陆明涛;张磊;;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7 龚敏;谢攀;;中国资本利用率、企业税负与结构转型——基于内生化资本利用率的视角[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兴杰;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少华;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于洪菲;我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娅;中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刘志伟;刘易斯转折点在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演进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李宏英;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共投资现状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相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孙平军;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识别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标;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张敏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雨;土地制度安排中的平等与效率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添天;商品房供给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成豫婷;长三角“土地财政”依赖与地方金融创新[D];南京大学;2013年

4 孙思;城市化布局和形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张泰欣;城市化、人口红利影响住房市场供求的机制与效果[D];北京大学;2013年

6 张林;中国潜在GDP增长率的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胤辰;海南省区域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8 谢小丽;中国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城市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郑倩;土地财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闻紫羽;中国省级政府间土地出让竞争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宇;;“技术进步”迷思[J];创新科技;2006年10期

2 张双长;李稻葵;;“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0年07期

3 蒋省三;刘守英;李青;;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4 张习宁;;中国宏观经济的投资效率分析[J];海南金融;2012年03期

5 张平;;“倒逼机制”、增长波动和政策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8年11期

6 陈昌兵;;城市化与投资率和消费率间的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年09期

7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汪德华;;中国财政收入规模:演变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8 张平;付敏杰;;稳定化政策基准、期限和激励政策组合[J];经济学动态;2011年11期

9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10 赵志耘,吕冰洋;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化解通货紧缩的建议[J];商业经济文荟;2000年02期

2 郭祥焰,郭永隽;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00年10期

3 陈耿;从投资低效益看通货紧缩之成因[J];投资研究;2000年05期

4 王远鸿;对2000年通货紧缩走势的判断[J];中国物价;2000年01期

5 陆满平;对通货紧缩概念的界定[J];中国物价;2000年03期

6 江三良;试论“通货紧缩”[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梁謇,张华;试论两类通货紧缩的长期化趋势、内在机制与治理对策[J];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8 黄河睿;浅析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陈元刚;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骆志芳;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钢明;;通货紧缩来临,还是放松货币化解?[A];2005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期)[C];2005年

2 ;第三十五章 通货紧缩的成因[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3 杨文豫;王娜;;解决我国通货紧缩的几点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杨哲英;林木西;;综合治理通货紧缩的理性思考[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张桂文;;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调控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沈国言;吴剑华;;试论中唐通货紧缩的社会根源[A];钱币文论特辑(第二辑)[C];1993年

7 刘明;;试析通货紧缩期间的利率政策[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8 宋国青;;通货紧缩阴云散去 汇率调整机会再来[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9 杜军;;费雪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在日本的政策实践[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景学成;;治理通货紧缩,预防经济过热 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增长[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胡鞍钢;通货紧缩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顽敌”[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胡鞍钢;中国不是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的祸根[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彭兴韵;中国可能出现"好"的通货紧缩[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日本可能很快宣布走出通货紧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胡月晓;通货紧缩或将持续两年[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通货紧缩的国际比较与分析[N];金融时报;2009年

7 仲大军;中国是否发生了“通货紧缩”?[N];中国工商报;2000年

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董辅y=;通货紧缩为何没有引起经济负增长[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治理通货紧缩要多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姚闻;警惕通货紧缩阴霾[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朱军勇;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管涛;经济全球化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国权;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王顺华;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景f,

本文编号:611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11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