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
本文关键词: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
【摘要】:2010年以来,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急剧扩张。2013年以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使得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监管成为焦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了较为突出的特征。互联网金融一方面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金融业态和市场竞争格局,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当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搜集与监测分析,完善市场机制。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互联网金融 发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JY1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GZ943)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2FRTD02)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201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激活市场力量、加快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晰了金融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在政策层面的变化、流动性总体宽松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蓬勃发展。各层次、各领域的创新种类繁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为何中国迥异于美国?[J];东北亚论坛;2014年04期
3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4 郑蔚;王思慧;;战后日本金融制度变迁与转型:一个制度金融学的考察[J];现代日本经济;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荣攀;;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与影响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6期
2 朱孟楠;叶芳;赵茜;王宇光;;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问题——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3 李佳;;美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运作及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4 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5 李成;李玉良;王婷;;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1期
6 钟燕;;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传导及监管分析[J];福建金融;2013年03期
7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8 王达;;美国主导下的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演进、缺陷与重构[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10期
9 张世强;张青超;眭悦;;影子银行规模估算与监管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邱峰;;商业银行直面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的冲击和挑战[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勇;;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启示[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焦爱军;马卿;李同英;杨智伟;白晓辉;刘俊强;;内生式绿色金融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小企业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大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景;美国金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于亮;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谢仍明;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7 苏薪茗;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潘静;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张敏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梦晗;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汪小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乔静予;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5 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邹梦佳;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程方泽;国内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潘丕超;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余欣伟;《多德—弗兰克法案》衍生品交易域外管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交易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蔡子翔;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3 张杰;;制度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文献述评[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4 谢平;邹传伟;;CDS的功能不可替代[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1期
5 林毅夫;徐立新;寇宏;周叶菁;裴思纬;;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3期
6 张翔;邹传伟;;标会会案的发生机制[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7 邹传伟;张翔;;标会套利和系统性标会违约——对温州市春风镇标会会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8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9 郑蔚;;日本“传统型”向“市场型”间接金融转化的经济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04期
10 郑蔚;;战后日本实现金融深化的路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2 陈伟;刘明;林琳;;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模式与风险探讨[J];现代金融;2012年07期
3 ;解构中国影子银行[J];资本市场;2013年04期
4 刘满平;;科学对待影子银行[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5 张菲菲;;“影子银行”连累银行理财 规范透明是发展正途[J];中国金融家;2013年02期
6 李婷;;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及监管[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5期
7 张雄杰;;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J];商;2013年10期
8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9 王雪玉;;中国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的不定时炸弹[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4期
10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宇清;;影子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影子银行工具的法律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4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6 梁涛;;分业监管模式下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邦咨询研究员 贺军;对“影子银行”要一分为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冬 邱晨;影子银行问题:中国式次贷危机?[N];证券时报;2011年
3 谭洪涛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影子银行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金立新;对“影子银行”监管如何到位?[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马翠莲;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规范[N];上海金融报;2012年
6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影子银行”魅影几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平;争议影子银行:对舶来品不宜对号入座[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张茉楠;影子银行挑战全球金融监管[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莹莹;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新金融记者 张晨曲;“影子银行”考验全球监管[N];新金融观察;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田;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与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2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齐淼;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1年
6 崔丹桔;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实践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徐静;影子银行及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郝婧雅;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法律规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乔静予;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27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2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