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经济因素对中国OFDI影响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道国经济因素对中国OFDI影响的比较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存量和流量持续上升,2013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流量跃居世界第三,但存量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投资主体虽向多元化发展,但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和行业不断拓宽,但仍存在着地域集中和行业集中的特点。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国内过剩产能亟待化解,转型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直接投资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将研究方向放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上。鉴于周边国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东道国经济因素尤其是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OFDI的重要影响,本文将研究对象固定在中国周边国家上,主要考察通货膨胀水平、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和金融发展这三个经济因素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其对外直接投资往往表现出特殊性。那么,东道国经济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和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呢?导致影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以此为突破口,为使所用模型能更好的反映实际情况,通过加入经验累积、市场规模、开放水平和制度质量四个控制变量,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因素为解释变量,分别建立世界范围内和中国两个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比较分析来检验经济因素对中国在周边国家的OFDI(特殊规律)是否与其他国家相同(一般规律)。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计量结果显示,经济因素对中国在周边国家的OFDI影响效应和显著性确实存在特殊性。其中,通货膨胀率在影响效应上是相反的,其一般规律表现为正效应,对中国的影响为负效应,但是都不显著。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在影响效应和显著性上是完全相反的。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一般规律表现为显著的负效应;而对于中国在周边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效应,而且不显著。金融发展在影响效应和显著性上也是完全相反的。其一般规律表现为正效应,但是不显著;而对中国OFDI的影响为显著的负效应。本文除了检验东道国经济因素对我国OFDI是否表现出特殊规律,还解释了通货膨胀率、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金融发展在两个模型中的影响不同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其他四个控制变量是否也存在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其中市场规模和制度质量的影响对世界和中国是相同的;开放性水平的影响是完全相反的;而经验累积的影响效应都是负的,但对世界的影响显著,对中国的影响不显著。并通过比较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因素 比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导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5
- 1.1.1 研究背景11-14
- 1.1.2 选题意义14-15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5-17
- 1.2.1 研究内容15-16
- 1.2.2 结构安排16-17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20
- 1.3.1 研究方法17-19
- 1.3.2 技术路线19-20
- 1.4 创新和不足20-21
- 1.4.1 创新点20
- 1.4.2 不足20-2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1-29
- 2.1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21-22
- 2.2 经济风险与OFDI22-23
- 2.3 金融发展水平与OFDI23-25
- 2.3.1 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23-24
- 2.3.2 母国金融发展水平24-25
- 2.4 汇率与OFDI25-27
- 2.4.1 汇率水平25-26
- 2.4.2 汇率波动26-27
- 2.5 综合评述27-29
- 第三章 东道国经济因素对OFDI影响的一般规律29-43
- 3.1 变量选择及说明29-35
- 3.1.1 被解释变量29
- 3.1.2 解释变量29-31
- 3.1.3 控制变量31-35
- 3.2 模型设定35-37
- 3.3 计量结果分析37-42
- 3.4 小结42-43
- 第四章 东道国经济因素对中国OFDI影响的特殊规律43-48
- 4.1 模型设定43-44
- 4.2 计量结果分析44-47
- 4.3 小结47-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4
- 5.1 结论48-50
- 5.2 政策建议50-52
- 5.3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武晓韵;日中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5期
2 金仁淑;二战后日美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03期
3 廖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经贸;2000年09期
4 刘海云;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思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王家春,仰书纲;浅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3期
6 李萍;试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意义[J];辽宁经济;2000年09期
7 金仁淑;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及内在机制[J];日本学论坛;2000年02期
8 乔红;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的研究[J];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01期
9 张卓元;《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书评[J];浙江学刊;2000年01期
10 黄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分析[J];发展研究;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常娥;;对外直接投资:韩国的经验和启迪[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天龙;;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3 韩进旺;;战后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4 金新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颖俊;高敏雪;;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统计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6 胡平;夏保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项本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赵春明;;论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尹显萍;刘燕;;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钟棣;刘凯敏;;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王建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2 卢铮;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增30%[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712亿美元[N];人民日报;2006年
4 杜海涛;一季度我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增22.7%[N];人民日报;2007年
5 薛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势强劲 去年达211.6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江国成邋刘雪;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去年全球排名第13位[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辜t,
本文编号:628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2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