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市场准入 非现场监管 征信制度 金融创新
【摘要】: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粗具规模,形成了以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业务。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研究认为,在宏观视角下为了给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外部支撑,吸引并激励资本进入,应实施降低准入门槛、加强非现场监管、完善退出机制等政策;在中观视角下为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长期稳定发展,应扩大金融政策和业务宣传、完善农村征信制度;而微观视角关注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因此应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开发与农村发展相适应、迎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业务。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市场准入 非现场监管 征信制度 金融创新
【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性政策研究”(20140418082FG)
【分类号】:F832.35
【正文快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指按照2006年12月银监会颁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设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决策部门希冀此类机构能够植根于社会基层,服务于农户和农村广大中小企业,解决农业自身抵御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鹏辉;;中部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研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2 郑洵;;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杨红丽;辛瑞;;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创立[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4 李兰兰;赵岩青;;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农信社小额信贷运作情况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5 周萌;;农村民间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甘肃省通渭县民间金融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艾益民;杨姝颖;;小额信贷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丁力;;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业务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2008年03期
8 姜璐;;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9 海口经济学院课题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比较与思考——基于海南省琼中县的调查数据[J];当代经济;2009年23期
10 汪元媛;;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紧迫性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洵;;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杨明基;魏长江;;西部地区小额信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农户小额信贷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高明;刘玉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机制、效率与实证挑战[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姚耀军;转型中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林全玲;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文秋良;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谭民俊;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微观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陈蓉;论我国民间金融管制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冯希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颖超;影响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爱民;东营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拓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谭凌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都市分行商户联保贷款风险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丽;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金晔;从资产建设理论视角分析贫困家庭贫困的代际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邵明珠;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保障[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袁子烨;论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商业化经营[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一真;小额贷款运行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牟婷婷;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2 蔡跃洲;郭梅军;;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3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钟尧;中外金融机构的差距及“入世”的应对策略[J];金融纵横;2001年04期
2 林毅夫;;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珠江经济;2001年04期
3 董玲;;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云南金融;2001年03期
4 安存德;李宗喜;;抵贷资产变现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新课题[J];河北金融;2001年02期
5 岳信君;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J];统计与决策;2002年12期
6 黄文;强化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监管的思路[J];武汉金融;2002年09期
7 曹长宁 ,郭玉增 ,吴超;县级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资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2年12期
8 李明贤,李朝晖;在中国农村建立民营金融机构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崔学东,谢慧英;金融机构结账日期应统一[J];金融会计;2002年10期
10 徐驰良;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控制和处置[J];金融纵横;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金融机构开展2002年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崔慧霞;;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风险控制[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3 姚枝仲;;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张雄;万迪f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第二十一章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6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合作[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9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何颖;;构建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机构说明义务规则[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闯 通讯员 王峰;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展[N];金融时报;2004年
2 纪若梅 吴崇攀;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形成有效约束力[N];金融时报;2005年
3 记者田俊荣;8月份金融机构贷款明显增加[N];人民日报;2002年
4 ;金融机构与网络安全[N];网络世界;2003年
5 成建三;国有和民营金融机构可并行[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6 倪铮 刘一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几大好处[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仲通;上海七成金融机构成“镖局”客户[N];中国商报;2000年
8 傅春荣;金融机构尚存七大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刘岩 于左;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与治理结构[N];证券时报;2003年
10 任海 实习生 徐天宇 记者 赵晓英;金融机构坦然面对外资挑战[N];鞍山日报 ;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俞燕;中国准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檀江来;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俊;各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比较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学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罗玉冰;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范香梅;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基于系统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高锋;雅安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陈静;浅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与政策扶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苏光宇;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冯睿;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辅仁;农村社区金融机构的组建与经营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进;面向“三农”的农村正规性金融机构共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申宝京;韩国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特征与调整[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健;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的经济学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91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9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