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技术条件及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技术条件及经验证据
【摘要】:发达国家财政风险高企引发社会对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担忧。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否稳定?该问题对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及评估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的结论是:现代国际货币发行国保持本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稳定性的条件是其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或者等于通货膨胀率与本国货币收益率之和。根据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货币都长时间偏离保持稳定性的可持续水平,以欧债危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财政问题揭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具有稳定性。这也关系到中国等国所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因此,我国必须参照美元主导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模式,必须兼顾存量外汇资产管理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 主权信用货币 外汇储备
【分类号】:F821
【正文快照】: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在开放的宏观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发展而同步优化完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尽管经历变革动荡,但并没有改变美元主导的基本格局,本次金融危机暴露美国金融体系的内在问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飞,李晓燕;促进我国金融国际化的阻碍和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柯美水;开放经济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问题探讨[J];当代财经;1997年03期
3 鲁世巍;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冷思考[J];上海金融;2009年04期
2 李鸥;;国际货币体系沿革与现实选择[J];金融博览;2009年05期
3 原松华;;推动构建对中国发展更为有利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7期
4 李云;;浅谈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选择问题[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5 李扬;;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及中国的机遇[J];理论参考;2009年10期
6 张云;刘骏民;;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方案[J];理论参考;2009年10期
7 李建军;;未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J];理论参考;2009年10期
8 张建文;;浅谈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9 殷德生;;权力、相互依赖与国际货币合作——基于国际货币体系史的考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8期
10 刘兴全;世纪末的对话:欧元与美元——论欧元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海;;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增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洪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其改革[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曾培炎;;凝聚共识 循序渐进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性改革[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施建淮;;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与改革[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6 黄益平;;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视角(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施建淮;;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与改革[A];2009年春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7期)[C];2009年
8 吴海滢;;货币制度演变的现象和问题思考[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9 路妍;林乐亭;;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方兴起;;凯恩斯逝世60周年之际的反思[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李扬;如何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N];金融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鲁宇平;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困难重重[N];证券日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美债危机倒逼国际货币体系加速改革[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涛;终结货币乱局的希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才能有效抑制通胀[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张丽平;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下)[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7 记者 张华君;构建国际货币体系“三足鼎立”[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8 田帆,,戎昌海;美元走软考验国际货币体系[N];中国税务报;2004年
9 金融学博士 程实;国际货币体系紊乱中的中国机遇[N];证券时报;2007年
10 徐以升;国际货币体系变局:人民币应适时变身“国际货币”[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炳念;基于非对称国际货币体系视角的人民币对外战略选择[D];南开大学;2013年
3 Shahzadah Fahed Qureshi(夏真);国际货币体系战略性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Z
本文编号:708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70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