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日本后泡沫时期货币政策论争与政策框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7-08-21 07:08

  本文关键词:日本后泡沫时期货币政策论争与政策框架的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通货紧缩 日本银行 货币政策框架 量化宽松政策 日银理论派 通货再膨胀派


【摘要】:货币政策框架的构成决定了具体的政策运营模式和传导机制,从而影响政策效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各界就围绕着货币政策展开了大讨论,如90年代初的"货币供给量论争",90年代中后期开始并长期持续的"通货再膨胀派"与"日银理论派"之间的论争。这些讨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与上述的讨论相对应,日本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传统框架的微调和90年代末期实施非传统的零利率货币政策;二是2001~2006年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三是2013年实施的量化质化宽松政策。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经由了"经济变化—人们的认知及相关决策博弈—政策转变"的路径。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关键词】通货紧缩 日本银行 货币政策框架 量化宽松政策 日银理论派 通货再膨胀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经济转型研究”(10BGJ01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亚区域合作与我国东北地区开放研究”(11TZD050) 辽宁省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发协调创新中心资助课题“东北亚政治和安全的对抗因素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2014YJ05)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区域经济合作”(25-A1004)
【分类号】:F823.13
【正文快照】: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区域经济合作”(25-A1004)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货币政策框架是指由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手段等构成的体系,其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红;胥鹏;;安倍经济学能否破解日本经济难题[J];日本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世界性趋向[J];长白学刊;2001年03期

2 崔建军;我国货币政策环境的缺陷[J];财经科学;1995年04期

3 徐敏;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危机及处理[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5 海燕;范春燕;;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6 ;金融法若干基本原则探析[J];法学评论;1997年04期

7 曹振良 ,傅十和;房地产泡沫及其防范[J];中国房地产;2000年02期

8 王益,李晓磊;市场化、法制化与债券市场的发展[J];管理现代化;2002年03期

9 吴ng超;;本币升值与流动性过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10 曹振良;;泡沫理论分析框架与中国房地产相关实证[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军;;日本经济衰退与复苏原因探析——马克思主义的视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张永军;;中国经济具备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3 李星;;论金融创新的法律监管——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均衡[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苏望;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曾建中;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D];东北大学;2009年

4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周素芳;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朱书红;证券投资基金的服务功能与产品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董晓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明柱亮;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瑶;弱化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菲菲;资产泡沫影响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张薇文;天门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平;日元国际化研究—教训与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少波;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君;日本金融政策演变与日本房地产泡沫(1980-1992)[D];辽宁大学;2011年

7 陈佩;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牧;FDI与我国产业安全政策选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廖雄杰;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闫招赛;债券保险在我国公司债券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可为;;安倍晋三“三松”经济政策探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3年02期

2 张季风;;日本:安倍经济学救眼下失未来[J];经济;2013年06期

3 易宪容;;“安倍经济学”的金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3年06期

4 周波;陈澄;;安倍经济复兴计划简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2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0年09期

2 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鹏;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4 戴相龙;戴相龙表示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0期

5 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4期

6 于惠玲;;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0年11期

7 黄健;;货币政策:寻求新工具[J];资本市场;2000年11期

8 李春琦;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9 朱正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辩证否定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1年05期

10 宋立;继续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711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711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