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3:23

  本文关键词: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 区域金融 发展问题


【摘要】:当前,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金融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中央层面推动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自身寻求创新转变;区域信用体系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主体微观化、辐射区域化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新变化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应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适宜的区域信用体系,明确地方政府金融调控边界,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金融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以形成区域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环境与科学学院;
【关键词】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 区域金融 发展问题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研究”(编号:12YJA790210)的成果
【分类号】:F832.7
【正文快照】: 为提升我国在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水平,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下游珲春平原南部,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合作示范区是“我国面向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传辉;;金融一体化模式比较与长吉金融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蓝庆新;韩羽来;;以金融改革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J];探索与争鸣;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传辉;;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压抑与金融创新[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凤岐;;金融国际化、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2 祖国;李诚固;张婧;;公主岭-长春同城化:都市区中心-边缘型同城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耿传辉;;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的现状、困境与路径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4 黄飞鸣;;金融控制与贷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选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郑汴金融同城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筱智,武胜利;西部大开发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西安金融;2000年03期

2 张凤超,袁清瑞;试论区域金融成长[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1期

3 黄华龙;对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2年01期

4 沈洪溥,周立群;国内区域金融控股体系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5 杨鼎美;区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J];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6 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7 张企元;;防化区域性金融风险 维护区域金融稳定[J];河北金融;2004年11期

8 张宗成 ,程明英;区域金融稳定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构想[J];甘肃金融;2005年07期

9 赵彦华;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金融稳定[J];理论学习;2005年09期

10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运行绩效与金融稳定评估[J];华北金融;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汪祖杰;;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涛;区域金融失调已成均衡发展重大阻碍[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曾会生;周小川: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仍会常见[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构建安徽特色 区域金融体系[N];安徽经济报;2007年

4 记者  张文绩;“区域金融”大有可为[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韩杨;亚行行长:维持区域金融稳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郭茹;央行上海总部:区域金融稳定重要性明显提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赵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基层央行大有作为[N];金融时报;2012年

8 见习记者 樊永锋;城商行试水区域金融协作[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9 钟禾;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大有可为[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谷秀军等;区域金融报告凸显央行强大调研能力[N];金融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松花;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圣奎;中国区域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洪慈;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申俊华;基于多层次增长极的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孙玲;区域金融差异内在形成机制和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董金玲;江苏区域金融作用机制及发展差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问题及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蒋瑞波;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区域金融成长差异[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吴秀利;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生态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君芬;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蒋琴;构建我国基层央行区域金融稳定评估体系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严丽娟;广西区域金融产业成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孙悦;区域金融创新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卢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区域金融差异化[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杨颖;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政策支持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李蕊;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统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裴志杰;对我国区域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57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757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