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本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摘要】: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国际协调
【基金】: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成果;项目编号:20720151038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当下的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时代背景是愈演愈烈的混业经营大潮——早已成为国际竞争力角逐的有力武器,而混业经营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时代、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升级和推广而愈发复杂化、多样化: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等风险点增加。然而与之对应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却迟钝万千,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巴曙松;;从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进展看全球金融监管的挑战[J];理论学刊;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玉婷;;论软法与硬法在多维界分中的渐变——以《巴塞尔协议》为视角[J];东方法学;2014年02期
2 陆勇洲;;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影子银行融资的监管研究——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王宁;;巴塞尔协议框架下金融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10期
4 林晓丹;;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金融监管体系构建[J];时代金融;2015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洋;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永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邝嫦娥;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监管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杨良珍;英国金融巡查员制度(FOS)的法律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崔士迁;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稳定与调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王伟;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徐姣;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何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融监管合作的法律机制探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8 徐立霞;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法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9 庄长兴;金融法视角下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10 潘淑;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法律监管[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美田,杜昔辰;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蔡映红;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5年02期
3 王彩霞;;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与启示[J];上海保险;2009年12期
4 魏紫川;姜俊吉;;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走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24期
5 何帆;;帮倒忙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6 陈晓洁;;国际金融监管的立法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10年S6期
7 邱兆祥;王修华;;试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J];教学与研究;2010年11期
8 赵蔚;;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银行家;2011年01期
9 梁多;;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趋势与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1年01期
10 程娜;王倩;冀广起;;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凡;;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以G20和FSB为视角[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同济大学副教授 FRM 曾任德意志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法兰克福)高级风险经理 王倩;国际金融监管的三种新架构[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贾壮 许岩 周荣祥 郑晓波;祁斌:中国应增强国际金融监管话语权[N];证券时报;2009年
3 中国工商银行 温信祥;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N];人民日报;2010年
4 应奎;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曹顺宏 浙江省委党校;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呈现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丽娜;国际金融监管步入女性时代[N];中国证券报;2014年
7 黄丹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访问学者;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与中国金融监管发展(中)[N];证券时报;2008年
8 杨刚 赵轶 赵鹏;国际金融监管经验借鉴[N];上海金融报;2004年
9 汪巍;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10 陈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变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超;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冀广起;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路向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单情;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法制现状、问题及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帅;国际金融监管架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潘建雄;论国际金融监管法律机制之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姜岱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柳;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梦晓;国际金融监管机制非正式性的原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许继武;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1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7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