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基于结构动态因子模型的中美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10:58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基于结构动态因子模型的中美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变动 结构动态因子模型 符号约束 动态路径


【摘要】:基于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动的传导机制,文中从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作用。研究构建结构动态因子模型,解决了变量指标维数过大的问题,同时采用符号约束等方法识别模型的因子个数,进行参数估计检验。实证模型估计了中美货币政策冲击序列,分析冲击的动态路径,并对比分析货币政策冲击为零和真实的货币政策下汇率变动情形,讨论只考虑利率指标时估计得到的条件预测值与真实值,考察了汇率变动是否只源于货币政策的变化。中美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冲击能够更大程度的影响汇率变动,并且不同时点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的影响不同。总体而言,两国货币政策都基本实现了稳定币值的政策目标。
【作者单位】: 中国中投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变动 结构动态因子模型 符号约束 动态路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12BJY15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稳定性计量研究”(14JJD790043)
【分类号】:F832.6;F822.0;F837.12;F827.12;F224
【正文快照】: 一国货币政策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均衡以外,还需要具有稳定一国货币币值的作用。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购买力决定了两国货币兑换的汇率,汇率作为两国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体现了两国货币的价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受到两国货币政策冲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福前;吴江;;三类冲击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日元、韩元比较[J];财贸经济;2009年12期

2 王爱俭;林楠;;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3 赵文胜;张屹山;;货币政策冲击与人民币汇率动态[J];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4 姚余栋;李连发;辛晓岱;;货币政策规则、资本流动与汇率稳定[J];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5 齐晓楠;成思危;汪寿阳;李自然;;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文;;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实证研究[J];西部论坛;2013年03期

2 赵先立;;二元人口、产业结构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斯文;;银行衍生品的信贷扩张效应研究[J];金融论坛;2013年07期

4 李智;李伟军;高波;;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之谜——基于VAR模型和符号约束VAR模型的比较[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6期

5 郭莹莹;;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2期

6 路继业;;外部需求冲击、美联储政策取向与中国通货膨胀动态[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7 刘晓兰;赖明勇;;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贸易渠道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8 冼国明;石庆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汇率制度变迁视角[J];财贸研究;2014年04期

9 刘金全;印重;庞春阳;;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及政策期限结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10 徐小君;陈学彬;;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经济波动:加速效应还是稳定机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Liping Zhu;Xubiao Yang;;The Study of American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s Spillover Effects on China's Inflation[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周杰琦;;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效应与我国宏观经济冲击——基于长期约束结构VAR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3 李广众;任佳慧;王立立;;实际汇率变动对商品国内价格的影响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4 张浩;李仲飞;邓柏峻;;政策不确定、宏观冲击与房价波动——基于LST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5 陈华;;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 论文集[C];2009年

6 赵文胜;张屹山;;中国汇率超调的存在性问题研究——货币政策冲击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分析[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7 陈诚;陈福中;;动态视角下发达经济体利率与汇率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和日本2000-2010年月度数据的证据[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海;产油脂酵母菌的遗传改良和油脂的发酵生产[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林凤鸣;糠醛和苯酚对酵母作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及脂肪酸模块构建[D];天津大学;2011年

3 钱云开;纤维堆囊菌胞内脂类内含物成分、形成及其对埃博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兵;基因工程菌E.coli pET28a(+)-PAW的构建及其转化废弃物产生物柴油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赵文胜;人民币汇率动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莉;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程蕾;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有效性对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朱满洲;动态因子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罗霄;美国国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海洋胶红酵母菌TJY15a菌株产油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冯蔚宗;罗伦隐球酵母脂肪酶纯化与ANS快速测定脂肪酶热稳定性方法的建立[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柳志杰;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微生物细胞代谢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邓小华;刺孢小克银汉霉γ-亚麻酸发酵新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静;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林楠;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联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颖;产油微藻酶法提取油脂[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李金花;浑浊红球菌脂质积累机制的初步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9 程媛媛;粘细菌脂类TAG代谢相关酶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步探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王琦;圆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21167菌株产油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福前;吴江;;三类冲击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日元、韩元比较[J];财贸经济;2009年12期

2 王东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绍基;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4 陈志刚;潘成夫;;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9年09期

5 王立荣;刘力臻;;虚拟经济膨胀视角下的汇率短期波动研究——对Dornbusch超调模型的扩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6 殷醒民;;中美“宽松”货币政策、通胀预期与货币规则的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7 成思危;;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下一步——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双层目标区(下)[J];经济界;2010年02期

8 王爱俭;兰莉;林楠;何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下汇率调控[J];经济学动态;2009年06期

9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0年09期

2 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鹏;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4 戴相龙;戴相龙表示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0期

5 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4期

6 于惠玲;;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0年11期

7 黄健;;货币政策:寻求新工具[J];资本市场;2000年11期

8 李春琦;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9 朱正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辩证否定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1年05期

10 宋立;继续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916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16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