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湖南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中有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南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较低。所以,现阶段湖南省农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题中之义。农民收入增长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农业贷款资金的投入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要素之一,因而研究湖南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很有必要。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具体到农业贷款上的分析相对较少。本文从研究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提出研究的思路。首先,本文在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提出湖南省农业贷款影响农民增收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然后利用湖南省1994-2013年的样本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湖南省农业贷款影响农民增收进行研究,实证分析了农业贷款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以及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和财政支农对农业贷款的贡献率。最后,本文结合现状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从农业贷款投入力度、投入结构、管理使用等方面,提出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农业贷款、财政支农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滞后,原因在于,农民利用农业贷款主要用于家庭生产经营,而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投资见效慢。
【关键词】:农业贷款 农民增收 财政支农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F83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3-14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5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15-16
- 第2章 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理论研究16-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农业贷款的定义16
- 2.1.2 农民收入定义及构成16-17
- 2.1.3 衡量农民收入的指标17-18
- 2.2 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相关理论18-23
- 2.2.1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18-19
- 2.2.2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19-20
- 2.2.3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20-21
- 2.2.4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21-23
- 第3章 湖南省农业贷款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23-31
- 3.1 湖南省农业贷款的发展规模及特点23-25
- 3.1.1 湖南省农业贷款的发展规模23
- 3.1.2 湖南省农业贷款的发展特点23-25
- 3.2 湖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25-29
- 3.2.1 湖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25-27
- 3.2.2 湖南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27-29
- 3.3 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影响过程中的制约因素29-31
- 3.3.1 农业贷款投入力度不足,未能满足农民贷款需求29
- 3.3.2 农业贷款结构不合理29-30
- 3.3.3 农业贷款管理不善30
- 3.3.4 农业贷款利率高,农民贷款压力大30-31
- 第4章 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31-43
- 4.1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31-33
- 4.1.1 数据来源31-32
- 4.1.2 模型选择32-33
- 4.2 实证分析33-42
- 4.2.1 单位根检验33-34
- 4.2.2 协整检验34-36
- 4.2.3 VAR模型估计结果36-38
- 4.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38-40
- 4.2.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40-41
- 4.2.6 方差分解41-42
- 4.3 实证结论42-43
- 第5章 湖南省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43-49
- 5.1 加大农业贷款投入力度,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的资金支持43-45
- 5.1.1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确保资金的不断流43-44
- 5.1.2 正确引导政策性银行,给予农民增收政策性金融支持44
- 5.1.3 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增加对农民贷款的发放力度44
- 5.1.4 完善农村非正规金融,丰富农业贷款渠道44-45
- 5.2 合理调整农业贷款结构,做到资源优化配置45-46
- 5.2.1 合理配置资金,加强绿色农业、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企业的投入45
- 5.2.2 提高农业贷款资金利用率,杜绝资金的挪用浪费45-46
- 5.3 完善农业贷款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实现资金合理循环46-47
- 5.3.1 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制46
- 5.3.2 建立健全贷款体系以及农业风险防范体系46-47
- 5.3.3 建立健全农村居民信用档案,强化政府的信用体制建设作用47
- 5.4 建立补贴制度,,为农民减轻负担47-49
- 5.4.1 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47-48
- 5.4.2 实行利率市场化,降低农民贷款难度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锐;;农业贷款低效率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13期
2 刘焕;罗剑朝;;陕西省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张燕;梁珊珊;;农民金融权益保护视野下农业贷款难的制度化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0年02期
4 李健宏;刘琳;王俊芹;;河北省农业贷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2年10期
5 ;改进农业贷款发放的方法[J];中国金融;1954年07期
6 曲辰;;农业贷款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J];中国金融;1956年13期
7 刘纯贵;关于如何考察农业贷款经济效果问题[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6期
8 苏道俨;关于农贷投放结构及其经济效益初探[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11期
9 李国强;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是社会效果——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质疑[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11期
10 李国强;;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是社会效果——兼谈强调“见效快”的弊病[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科岩 通讯员 刘永前;托县信用联社发放农业贷款49095万元[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吕斯达;2400万资金撬动4.8亿元农业贷款[N];泉州晚报;2013年
3 吴成钢 刘文辉;枣庄农联社实行农业贷款一票否决制[N];金融时报;2001年
4 通讯员 徐风华;一季度我州新增农业贷款近8亿元[N];昌吉日报;2006年
5 黄忆寒 单鹏 张雯;江苏省农信社今年农业贷款再增130亿元[N];中国信息报;2008年
6 董乐平邋于莉 记者 张鹏;延边农村合作银行倡导新风[N];吉林日报;2008年
7 高靓;春耕时节我市农业贷款大幅上扬[N];大庆日报;2008年
8 高靓;我市农业贷款逐月增大[N];大庆日报;2008年
9 王凤山 贺大勇;农业贷款“老龄化”应引起关注[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10 王凤山 贺大勇;不可轻视农业贷款“老龄化”[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袁洁;中国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及其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静冬;河南省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1978年-2013年)[D];河南大学;2015年
3 廖湘琳;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4 刘焕;陕西省农信社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龙江;农业贷款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刘树军;新疆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钰;陕西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周雪娇;黑龙江省农业贷款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9 钟雪;农户农业贷款违约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陈冲;安徽省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69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6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