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
本文关键词: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搜寻成本 网络效应 普惠金融 互联网借贷平台
【摘要】:本文从小微经济体融资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两个基础理论命题入手,对比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对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于融资行为,搜寻成本越低,网络效应越大,相应融资渠道价值越高。互联网借贷平台具备这两方面的优势,拥有比银行更高的小微融资渠道价值,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规范互联网借贷平台发展,提升其透明度,对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财务处;
【关键词】: 搜寻成本 网络效应 普惠金融 互联网借贷平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约束下中国影子信贷市场融资搜寻模型”(编号:7117324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金融排斥、金融密度差异与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4ZDA044)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重点选题支持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引言自2005年“普惠金融”的概念提出后,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按照“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要求建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必须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管延春;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春和;秦雨;;农村资金互助社会成为下一个合作基金会吗[J];才智;2013年25期
2 苟春和;秦雨;;农村资金互助社会成为下一个合作基金会吗[J];才智;2013年24期
3 陈贺;张帅;;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历程对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29期
4 窦鹏娟;;消费金融公平发展的法律突破路径——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04期
5 钱东平;王晓红;;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江苏农村小贷发展研究[J];现代金融;2014年06期
6 谷慎;岑磊;马翰墨;;国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考察与经验借鉴——兼论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设计[J];农村经济;2014年07期
7 邱峰;;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8 邱峰;;互联网金融践行普惠金融之本[J];金融会计;2014年10期
9 张学朋;;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实施效果研究——以武威市为例[J];科技广场;2015年01期
10 刘洋;;农村金融机构扶贫的作用、成效及机制研究[J];南方农村;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陈文生;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周振;制度视角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存续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姜庆丹;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美;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创业资金需求与供给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茜;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朋伟;大发展中的组织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磊;陕西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黄耀伟;中国农户信用行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璜;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孔文静;农村信用社、农贷悖论与治理结构转轨[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8 李伟;“文革”后期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整顿与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肖丽霞;金融管理体制的极左范例: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信用社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田仁德;通辽市农村信用社改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晓山;;建立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家;2009年01期
2 马九杰;沈杰;;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3 周孟亮;李明贤;孙良顺;;“资金”与“机制”: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关键[J];经济学家;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太勇;;网络效应与竞争策略[J];经济管理;2000年07期
2 Scott Mcnealy;栾鹏;;网络效应[J];数字财富;2001年08期
3 葛建华;连锁经营中的网络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2年12期
4 郑亚莉,吕品;网络效应下的信息服务需求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5 夏显波,李靖华;信息经济下的网络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5期
6 朱彤;网络效应经济理论:文献回顾与评论[J];教学与研究;2003年12期
7 付力力;网络效应下信息产品的版本划分和定价策略[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8 程平,蔡永英;产业集聚的网络效应[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胡泳;;网络效应[J];商务周刊;2006年24期
10 邢宏建;臧旭恒;;网络效应的表述及研究框架评析[J];东岳论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志兵;;网络效应判定准则及相关概念辨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章(?);;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赵晓飞;魏浩;;基于网络效应的SNS网站用户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方正;将“网络效应”发挥到极致[N];网络世界;2001年
2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薛兆丰;网络效应与竞争政策[N];经济观察报;2012年
3 李进良;抉择3G标准“技术中立”后果严重[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Sun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薛耀q;无限发挥网络效应[N];通信产业报;2001年
5 韦伟;Sun看好网络效应的未来[N];中国证券报;2001年
6 武树青;新经济的十大法则[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甘霖来;SunFire:“网络效应”新筹码[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甘霖来;Sun:押宝网络效应[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薛兆丰 青年学者 经济专栏作家;网络效应与路径依赖[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新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 毛新生;云计算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波;基于网络效应的标准竞争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葳;母公司控制下的企业集团子公司网络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丁继锋;网络效应与ICT产业的标准竞争[D];暨南大学;2007年
4 耿乃国;基于网络效应的ICT产业标准竞争与合作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周鹏;标准化、网络效应以及企业组织的演进[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田炜;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舸;基于网络效应的电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传金;基于网络效应的产品竞争策略[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凡;基于免费商品赠送的网络效应产品扩散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徐佳佳;网络效应、新产品进入和政策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杨波;网络效应、转移成本与搭售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周浩;网络效应、用户粘性与“赢家通吃”[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6 周路璐;网络效应下的比特产品免费模式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刘苏拉;网络效应,贸易与福利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向先文;基于网络效应的快递网络扩张决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莎;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网络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黄一络;基于网络效应和归属结构的双边平台价格竞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0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7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