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会展业 发展现状 综合指数 灰色关联 影响因素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存在下行风险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刺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会展业因为其具有强大经济带动作用以及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受到了许多城市的青睐,在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会展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会展经济的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地区综合经济的发展。昆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南亚南博会等著名展会的举办使得会展业成为昆明市最受瞩目的产业之一,而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昆明收益巨大。2015年昆明会展业带来的直接收入超过18亿元,带动昆明市总体经济效益超过160亿元。政府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昆明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会展业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昆明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综合指数比较分析全国各省会直辖市会展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结果发现昆明市会展业各项KPI综合指数指标均落后,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在用灰色关联法对昆明市会展业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源对昆明市会展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住宿餐饮业发展水平。最后介绍了本文所得的结论,然后提出了提高昆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展业 发展现状 综合指数 灰色关联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1-12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12-13
- 一、研究内容12-13
- 二、研究框架13
- 第四节 文献综述13-17
- 一、国外文献综述13-15
- 二、国内文献综述15-17
- 三、文献综述简评17
- 第五节 创新点及不足17-19
- 一、论文的创新点17-18
- 二、论文的不足18-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9-22
- 第一节 相关概念19
- 一、会展19
- 二、会展业19
- 第二节 理论基础19-22
- 一、现代区位论19-20
-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20
- 三、产业竞争力理论20-21
- 四、乘数效应理论21
- 五、灰色关联理论21-22
- 第三章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2-33
- 第一节 昆明市会展业的发展背景22-25
- 一、经济背景22-24
- 二、政策背景24-25
- 第二节 昆明市会展业的概况25-27
- 一、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25-26
- 二、展馆数量26-27
- 三、会展企业27
- 第三节 昆明市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条件27-29
- 一、发展机遇27
- 二、区位优势27-28
- 三、交通优势28
- 四、城市品牌与资源优势28-29
- 第四节 昆明市会展业的特征29-32
- 一、会展品牌培育卓有成效,,专业化、品牌化仍需进一步发展29-31
- 二、会展人才欠缺,人才供需不匹配31
- 三、政府参与度高,会展市场化水平不足31-32
- 第五节 会展业促进昆明经济增长的模式分析32-33
- 第四章 昆明市与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比较分析33-42
- 第一节 基于主要会展指标的比较分析33-39
- 一、会展业绩33-35
- 二、会展场馆35-36
- 三、会展品牌36-39
- 第二节 基于KPI综合指数分析39-42
- 一、关键业绩指标分析39-40
- 二、KPI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40-42
- 第五章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42-49
- 第一节 灰色关联分析法42-43
- 一、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42
- 二、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42-43
- 三、计算关联系数43
- 四、计算关联度43
- 第二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3-49
- 一、影响因素指标选取43-45
- 二、实证分析45-47
- 三、结果分析47-49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49-54
- 第一节 研究结论49
- 第二节 对策建议49-54
-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49-50
- 二、推进展会品牌化与特色化发展50-51
- 三、完善会展业发展的配套服务51
- 四、培养会展专业人才51-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梅;;大连会展业发展条件解析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8年11期
2 王玉楼;;河北省第一个会展业发展规划纲要产生和效果的回顾[J];文史精华;2010年11期
3 张炜龙;;加快推进我市会展业发展的思考[J];网友世界;2013年05期
4 陈冀;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冷思考[J];中国建材;2004年02期
5 ;关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发展;2004年04期
6 张岩;谈如何促进我国会展业发展[J];理论界;2004年01期
7 文新跃;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分析[J];特区经济;2004年11期
8 唐熹,吴耀宏;成都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9 宋伟良;中外会展业发展比较[J];商业时代;2004年35期
10 杨光玉;广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明;牟群月;;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素萍;;宝鸡——天水会展业发展研究[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郭芳;;危机下的山东会展业发展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邢树森;;北京市文化会展业发展与改革的思路和政策选择[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大鹏;;烟台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大鹏;;基于资源论的区域会展业发展战略若干问题探讨——以烟台会展业发展为例[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艳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福建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8 姜大鹏;;关于烟台会展业发展的宏观思考与对策分析[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9 宋向清;;河南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和对策[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子正;;从长三角都市圈看浙江会展业发展准入条件[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晶慧;天津发布支持会展业发展新政[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2 记者 盖幸福 鲁婧;专家把脉会展业发展走向[N];济南日报;2012年
3 记者 严存义;甘肃会展业发展生机勃勃[N];甘肃日报;2013年
4 记者 林英 通讯员 王宇;多举措扶持会展业发展[N];湄洲日报;2013年
5 记者 崔昊;我市出招力促会展业发展[N];厦门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阎密;会展业发展新趋势日渐显现[N];国际商报;2014年
7 刘浏 张鸣;成都理清思路规划会展业发展蓝图[N];国际商报;2004年
8 姜蓉;合作将成会展业发展的新主题[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记者 杜芸 马年新;走特色会展业发展道路[N];中国贸易报;2006年
10 秦文;西安规划场馆建设促会展业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映彤;台湾会展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虞蓓芳;后世博上海会展业发展趋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艳;株洲市会展业发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4 周美辰;试论中介组织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吕志斌;呼和浩特地区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周明洁;昆明会展业发展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胡斌;我国城市会展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薛华;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李卫;宁波市会展业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10 韩进;鄂尔多斯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78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07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