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风险社会企业如何参与灾害管理——基于沃尔玛公司参与应对卡崔娜飓风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7 07:37

  本文关键词: 风险社会 企业 灾害管理 卡崔娜飓风 沃尔玛公司 社区救援 出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在灾害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形成的强大"合力",是风险社会人类共同战胜各类灾害的保障。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经济社会力量之一的企业,积极参与灾害管理,既是风险社会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对沃尔玛公司参与卡崔娜飓风应对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平时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灾前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是沃尔玛在卡崔娜飓风中成功展开自救,并积极参与社区救援的根本保证。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国灾害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力量。
[Abstract]: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various social forces, including enterprises, in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the strong "resultant force" formed by them are the guarantee for mankind to overcome all kinds of disasters together in a risky socie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society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society in modern society. One of the strengths of an enterpris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disaster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need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a risky society, but also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t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of Wal-Mart 's participation in Hurricane Katrina's response, we find that, The usual perfect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adequate emergency preparedness work before the disaster, Walmart successfully launched its own rescue in Hurricane Katrina.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2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507)
【分类号】:F717.6;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海波;童星;;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龙;[N];中国企业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治武;赵勇;朱秀丽;赵婷婷;李然;朱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现状与展望[J];测绘通报;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结构与功能[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2期

2 张海波;;社区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角色整合与能力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乌尔里希·贝克,王武龙;“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2期

4 张海波;童星;;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J];政治学研究;2010年02期

5 张海波;童星;;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以“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为案例[J];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7 张海波;童星;;战略性治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新思维[J];天府新论;2009年06期

8 张海波;;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06期

9 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张海波;童星;;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功成;;构建科学、合理的灾害管理及运行机制[J];群言;2008年08期

2 刘海英;;美慈推动社区灾害管理能力提升[J];中国发展简报;2011年02期

3 江风;独具特色的印度灾害管理体制[J];中国减灾;2003年04期

4 杜钢建;;政府责任与灾害管理[J];群言;2003年10期

5 袁艺;日本的灾害管理(之一) 日本灾害管理的法律体系[J];中国减灾;2004年11期

6 洪名勇;;从雪凝灾害谈灾害管理[J];理论与当代;2008年05期

7 曹海林;;农业灾害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及其战略安排[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1期

8 张建;;加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 推进北川灾后“软重建”——北川县“社区主导的灾害管理试点项目”实践综述[J];中国应急管理;2010年04期

9 陈莉;;浅析灾后社区灾害管理的模式——以江油市枫顺乡为例[J];时代金融;2011年09期

10 ;明确妇女儿童在灾害管理中的需求[J];中国减灾;201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P·Jawahar;;印度灾害管理的群众路线[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2 栗斌;刘纪平;;基于3S的灾害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京;;中国的灾害管理体系及卫星技术的重要作用[A];200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高庆华;;论沿海地区灾害管理系统工程[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Jorge A.Grade;;紧急事件与灾害管理协调机构[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6 ;印度:必须推进国家灾害管理政策[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7 Nicdy Gardo;;推进易损社会的发展:人是核心的问题[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8 ;泛美卫生组织报告中的基本战略目标要点——灾害管理中妇女的作用[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9 ;UNDRO/UNDP的灾害管理培训计划(DMTP)[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10 Armando Mauro;;我们都是国民的保护者[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朱健刚 中山大学中国南方公益慈善研究院 赖伟军;灾害管理体系: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官民合作”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李连方;特具创意的灾害管理[N];中国气象报;2005年

3 曾昭俊;企业参与灾害管理尚存政策短板[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盟宣;民盟中央举办“灾害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第五届年会[N];团结报;2007年

5 记者 曾昭俊;中国企业参与灾害管理面临转型[N];中国企业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佳;让灾害管理进入公众视野[N];团结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 梅松武;灾害管理要警钟长鸣[N];四川日报;2010年

8 记者 田亚硕;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成立[N];中国社会报;2010年

9 姚遥;地震中的灾害预报与灾害管理[N];南方周末;2008年

10 首席记者 李严;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N];昆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彪;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呼唤;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王倩;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周学农;突发性灾害之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健;新时期我国政府灾害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2 张春丰;灾害管理法治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3 邓娟;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军;多元主体参与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王秀娟;国内外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7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517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8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