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与中美贸易利益测度

发布时间:2018-03-02 06:08

  本文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附加值 中美贸易利益 制造业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保持贸易利益增长的核心在于追求贸易附加值。自中美两国贸易互通有无以来,随着中美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关于中美贸易利益不平衡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如何客观测度中国在对美贸易活动中获取的真实贸易利益已成为国际贸易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该文根据2000至2011年的贸易数据,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模型量化分析中国对美制造业出口的贸易利益,并按照不同的产业部门分别进行测算。整体而言,制造业部门在11年间对美出口贸易利益并未得到实质性增长;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制造业部门在中美贸易中获利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附加值高于技术密集型。但就相对指标而言,各部门的国内价值增值含量普遍出现下降趋势。最后,针对上述结论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加高级生产要素投入和改善贸易结构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the core of maintaining the growth of trade benefits lies in the pursuit of trade value added. How to objectively measure the real trade benefits gained by China in its trad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come a frontier issu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search. Based on the trade data from 2000 to 2011, Based on the trade value added model,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trade benefit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lculates the trade benefi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 In the past 11 years, the export trade benefits of manufacturing sector to the United States have not been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nd the profits of different factor intensity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Sino-US trade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value added of labor-intensive export industr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However, in terms of relative indicators, there is a general downward trend in the domestic value added content in various sector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 from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advanc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trade struc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分类号】: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J];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2 林玲;余娟娟;;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5期

3 刘建江;杨细珍;;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中的贸易利益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8期

4 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5 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7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素萍;葛明;;中国出口附加值率的产业特征及其演进路径分析——基于核密度函数分解技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段小梅;;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依赖关系——基于TiVA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12期

3 刘洪铎;曹瑜强;;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比较研究——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12期

4 牛华;宋旭光;;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变迁及国际比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5 刘震;张宏;;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内外部效应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12期

6 薛鹏;;地理环境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12期

7 刘刚;王超贤;;基于知识论的创意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8 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中心城市产业合作研究:基于价值链分工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9 张茉楠;苏庆义;;加快推进G20框架下全球价值链合作与保障计划[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11期

10 林珏;彭冬冬;;“快速通关”贸易促进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0年02期

2 王耀中;洪联英;刘建江;;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3 盛斌;马涛;;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4 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5 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 K.Cheng;K.C.Fung;Yun-Wing 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徐建荣;陈圻;;我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测算[J];商业时代;2007年17期

7 黄先海;韦畅;;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海闻;赵达;;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9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10 刘德学;苏桂富;;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涛 ,赵俏姿;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及其政策的相机抉择[J];上海企业;2002年09期

2 赵文;周应恒;;利用国内资源成本法考量贸易利益的探讨——以中澳羊毛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8期

3 隋福民;饶鹏;;开放条件下贸易利益内涵的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1期

4 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5 林玲;段世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4期

6 段世德;李礼;;论科技创新与美国贸易利益改善[J];商业时代;2009年05期

7 李真;;国际贸易利益中的“马太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1期

8 张银银;;国际生产体系变革历程中的贸易利益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2期

9 章秀琴;邓小华;;不同范式下贸易利益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下贸易利益的衡量[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3期

10 李莉;;全球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贸易利益研究的演进及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陶忠元;;标准竞争主导下的贸易利益分配体系演变与对策[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刘津农 杨兆敏;中美贸易利益关系是平衡的[N];工人日报;2007年

2 金泽虎;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主流导向透视[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周小苑;中美贸易利益大于分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贵全;后发优势与贸易利益[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余元明;贸易利益与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中国制造业出口品技术结构与贸易利益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杨恬恬;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与中美贸易利益测度[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杨帆;基于实际工资视角的省级层面国际贸易利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刘晓磊;中国要素市场扭曲与贸易利益[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5 易琼;产品内分工下中国制造业贸易利益评估[D];湖南大学;2015年

6 何婷婷;中国静态贸易利益流失及治理途径[D];兰州商学院;2009年

7 宋科然;中美贸易利益不平衡性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9年

8 张路路;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美贸易利益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孙晓刚;贸易利益分配视角下的贸易干预政策与协调机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申蒙蒙;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5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555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