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双边贸易收益及影响因素——以中日贸易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3 22:32

  本文选题:全球价值链 切入点:贸易收益 出处:《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摘要】:通过构建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利用增加值方法对中日双边贸易收益进行核算,文章发现日本在中日双边贸易收益分配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而不同行业的中日双边贸易收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从行业层面对中日双边贸易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业技术密集度、国内生产配套率差异均是影响中日双边贸易收益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两国技术密集度差异决定了其全球价值链定位及出口产品技术差距;国内生产配套率决定了出口规模中的本地成分多寡,进而影响双边贸易收益水平。而资本密集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此,应进一步加快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要素的培育,推动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同时提升国内生产的配套水平,促进全球价值链环节在国内的延伸。
[Abstract]: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model and the use of added valu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bilateral trade incom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is paper finds that Japan occupies a relatively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bilateral trade incom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And the bilateral trade incom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shows obvious heterogeneity.From the industry level,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income, and finds that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intens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domestic production matching rat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income difference.The difference of technology intensi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determines the positioning of global value chain and the technical gap of export products, and the ratio of domestic production sets determines the quantity of local components in export scale, and then affects the level of bilateral trade revenue.However, the difference of capital intensity and indica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is not significant.Therefore, we should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advanc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especially technological factors,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inese 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 the supporting level of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11EYC022)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升级研究”(15BJL071)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研究”(13&ZD048)
【分类号】:F752.7;F75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昌黎;;中日贸易的新发展、新变化及问题[J];日本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2 于津平;邓娟;;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含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宪;;中国对日对韩货物贸易逆差之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3年03期

2 黎峰;;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国际分工地位与贸易收益——基于主要出口国家的行业数据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6期

3 李萍;赵曙东;;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7期

4 黎峰;;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内涵及影响因素[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9期

5 闫云凤;;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测度与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6 李静;唐嘉悦;;中日贸易合作展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5期

7 苏莉;冼国明;;出口企业工资水平与贸易方式关联之实证[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8 黎峰;;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双边贸易收益核算:以中美贸易为例[J];南方经济;2015年08期

9 方文辉;;价值链分工与常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年20期

10 蔡亮;;挑战与动因:日本参加TPP谈判的战略意图探析[J];日本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匡增杰;中日韩自贸区的贸易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旭;日本加入TPP对中国对日出口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2 戴婷;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2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3 张明志;李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及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4 刘昌黎;;日本FTA/EPA的新发展与中日FTA难以启动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5 盛斌;马涛;;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6 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7 姚洋;张晔;;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俊军;马喜燕;;标准对中日双边贸易规模的影响研究[J];亚太经济;2009年06期

2 张小萍;付文斌;;浅析近年中日双边贸易的变化及特征[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3 邹学慧;;论进一步加强中日双边贸易的协调合作[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赵瑾;;浅析中日双边贸易现状及未来走势[J];经济师;2010年08期

5 田中景;高鹤;;中日双边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江汉论坛;2011年01期

6 陈继勇;王保双;;“购岛”事件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亚太经济;2013年04期

7 赵旭雯;;浅析中日双边贸易简史及发展对策[J];北方经贸;2013年07期

8 胡晓伟;浅析中日双边贸易[J];现代日本经济;1992年04期

9 赵晋平;体验互补——重新审视中日双边贸易的重要性[J];国际贸易;2001年08期

10 焦知岳;王蒙;;日本地震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容岩;中日双边贸易今年将破2000亿美元[N];国际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霁平;政冷之后 中日能否再现经热?[N];国际商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孙侃;中日经贸 互为赢家[N];国际商报;2003年

4 路虹;中日双边贸易透过危机看曙光[N];国际商报;2009年

5 早报记者 张飒;上月出口增速创七个月新高[N];东方早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杨舒;“购岛闹剧”导致日本“降级”[N];国际商报;2013年

7 记者 张慧敏;远低预期 11月出口增速仅2.9%[N];北京商报;2012年

8 记者 王晓然;日零售巨头欲减少两成自华进口[N];北京商报;2009年

9 记者 徐淼;经贸合作日本认为中国很重要[N];中国贸易报;2009年

10 郦宇霞;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N];消费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喜燕;标准对中日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邓丽春;基于引力模型的中日双边贸易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黄粤;中日双边贸易边界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7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07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