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0年第8期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杨青龙*
内容提要: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有日益广义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需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分别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四者有机耦合,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关键词: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全成本
作者简介:杨青龙,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330013。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0)08-0069-07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半个多世纪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持比较优势是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基本动力(鞠建东、林毅夫和王勇,2004)。在经济学说史上,“比较优势”之概念源于托伦斯(Torrens)1815年在《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中运用波兰和英国两个国家、玉米和棉布两种产品的说明,李嘉图(Ricardo)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以英国和葡萄牙之间棉布和葡萄酒贸易为例,并运用“四个有魔力的数字”(萨缪尔森语,指“英国生产棉布需要100个人劳动一年,酿制葡萄酒需要120个人劳动一年;葡萄牙生产葡萄酒需要80个人劳动一年,生产棉布需要90个人劳动一年”)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根据“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分工,选择生产并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或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而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或生产成本相对高的产品。由此,比较优势理论成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奠定了新古典乃至当代国际贸易理
①论的基石。进入20世纪后,以赫克歇尔(Heckscher,1919)和俄林(Ohlin,1924、1933)为代表的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突破了劳动是惟一生产要素的假设前提,在多种要素的框架下论证了不同国家之间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引起的生产成本差异是形成一国比较优势的原因。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和Krugman,1985)则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不同国家之间不存在技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也可以引导国家之间开展专业化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于是,规模经济引起的生产成本差异也是形成一国比较优势的原因。进入21世纪后,发端于梅勒兹(Melitz,2003)建立的异质性企业理论,②后来逐步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eory)将分析视野由宏观、中观层面细化到
*本文是2009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C09A073)的成果之一。
①俄林的博士论文《贸易理论》虽1924年曾以瑞典语发表过,但直到1991年才译为英文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海闻等,2003)。其1933年著作的中文版可参阅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与传统理论不同,该理论假设每一个产业内包含若干异质性企业,企业的异质性主要体现为生产率不同及其导致的组织形式不同。模型分析结论认为,高生产率的企业将出口,低生产率的企业只在国内生产和销售,贸易的开展甚至可能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该产业,这种产业内企业的优胜劣汰将提升整个产业的总生产率。
Word文档免费下载: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_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下载1-8页,共8页)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