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服务业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山西省科技服务业 + 系统动力学 ; 参考:《中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提供智力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服务业一方面将技术、知识等要素通过研发与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另一方面又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急需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服务业,以解决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科技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因此,系统地研究山西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培育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山西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动态反馈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科技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山西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山西省科技服务业处于发展初期,但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本文借助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科技服务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确定的建模思路构建了适用于科技服务业的系统框架,并对山西省科技服务业进行了应用研究,搭建了系统流图;再次,对系统动力学模型所需数据及操作进行总结,列出所需方程式,并对所构模型进行相关检验,随后通过改变相关控制变量进行了政策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以得出,科技服务业能够有效推进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省内第三产业产值以及地区GDP的增长中有着突出的贡献,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政策、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以及科技意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适度的政策干预、有效的资金投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最后,本文通过对政策模拟结果的分析,为山西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providing intellectual services, is developing rapid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even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transforms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other elements into real productivity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industry with high added value i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a powerfu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hanxi Province, as a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area of national resource-based economy transformation, is in urgent need of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sci-tech service industr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insufficient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to cultivate the driving for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hanxi economy. Based on the dynamic feedback analysis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and thinks that the cur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but still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Secondly,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theory of system dynamics.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modeling ideas, the system framework suitabl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s construct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s studied, and the system flow diagram is built. Thirdly, the data and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are summarized. The required equations are listed and the model is tested. Then the policy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changing the relevant control variable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 and it has a prominent contribution to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regional GDP in the province,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is subject to policies and funds. The impact of talent, infrastructure,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rough cultiv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rate policy intervention, effective investment of funds, training of high quality talents and perfec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olicy sim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provide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于建宇;刘会宁;赵楠;张文利;郭玉明;;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3期
2 杨莲芬;;杭州城区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统计;2006年11期
3 马永浩;;江苏省科技服务业调查方案设计[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8期
4 刘龙生;;繁荣技术市场 加速成果转化 争创科技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J];江苏科技信息;2008年07期
5 张珍;;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6 杜振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约束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7 陆洋;韩顺平;;科技服务业系统功能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8 郑霞;;若干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9 梅强;赵晓伟;;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2期
10 沈坚;;强势推进杭州科技服务业大发展[J];杭州科技;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标;袁雪;任广乾;;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制度谐振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东生;于舰;李焕昌;王承杰;;区域中心城市(以潍坊为例)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3 管泉;王淑玲;初志勇;王春玲;王云飞;;青岛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谢京华;许为民;陈莹;;科技服务业:链接科技与经济的战略支撑产业[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肖玮;林承亮;;创新型国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段利民;杨灵芝;;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区域非均衡性研究——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聚类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程合庆;徐玉娥;张大海;;东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及措施[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杨勇;李江帆;王利文;雷比璐;邓杜廉;;发展科技服务业 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台湾新竹科技园科技服务调研[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谢京华;林承亮;肖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耦合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下篇: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研究[A];2007-2008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社发处;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N];镇江日报;2007年
2 解悦邋宁科宣;科技服务业一季度发展迅速[N];南京日报;2008年
3 张璐;天津南开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张璐邋通讯员 吴树群;南开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N];天津日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于加华 记者 梁红建;进一步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N];协商新报;2008年
6 实习生 向敏 本报记者 毛学农 整理;注重发展科技服务业[N];江淮时报;2009年
7 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许平;杭州科技服务业将成核心产业[N];科技日报;2009年
8 麻毓筠;我市加大对生产性科技服务业的扶持力度[N];太原日报;2010年
9 杞人 朝胜;广东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正当其时[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 李兴华;关于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冰;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龙塾;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马福祥;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树林;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高婷婷;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韩晨;面向区域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薛富宏;黑龙江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田路广;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演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9 张孟裴;中国科技服务业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10 王天宇;科技服务业商业模式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6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7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