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关联及协调发展关系探究
本文选题:安徽省 + 城镇化 ; 参考:《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由于工业现代化的实现,第二产业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慢慢减弱,相比之下,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不断增强。目前来看,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正处于30%-70%的快速增长阶段,故而研究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联及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安徽省政府制定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两者之间关系的经济政策具有十分现实和直接的参考意义。本文依据有关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理论,选取近年来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关联和协调发展的程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依据1990-2015年的相关历史数据,图表化的展现出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灰色关联方法计算出安徽省城镇化与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得出第二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作用最弱的结论;以及计算出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内部层次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得出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大,第一层次作用最弱的结论;最后通过构建综合体系测算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具体测算结果表明:从2000年开始安徽省城镇化的综合测算水平一直处于加速发展的时期,而由于国家和省内相关政策的原因,第三产业的综合测算水平则在近年来产生了波动,从2001年的最高点一直下降到2005年的最低点,自2006年开始缓慢上升,但始终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而目前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已经是中级协调发展类关系,但自2005年开始,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始终低于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且二者间的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政府应该加强第三产业相关的市场化改革,确保第三产业能在健康健全的制度环境下成长,大力发展有助于第三产业的软硬件设施,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同时需要深化制度改革,不断推动城镇化进程,最终使二者实现协调健康的稳定发展。
[Abstract]: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 the later stag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ue to the realization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on urbanization is gradually weakened, in contras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At present,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is at a rapid growth stage of 30% to 70%.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re of practical and direc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economic policies to further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y,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levant data of Anhui Province Statistical Yearbook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egree of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from 1990 to 20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Then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calculat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ree industri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econd industry has the mos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urbaniz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third industry has the weakest rol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second level of tertiary industry has the most impelling effect on urbanization, and the first level has the weakest effect on urbanization. Finally, by 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the specific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urba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has been in the period of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since 2000. However, due to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the state and the provinces,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s fluctuated in recent years, from its highest point in 2001 to its lowest point in 2005, and has risen slowly since 2006. But always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ever, since 2005,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s always been lower tha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shows a trend of gradual expan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ensure that the tertiary industry can grow in a healthy and sou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vigorously develop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acilities conducive to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system reform and push forwar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99.27;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耀辉;加快建设小城镇 促进经济大发展[J];湖南经济;2000年02期
2 孙绪民;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3 陈玉梅;小城镇功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4 吕巧凤,冯树恩;关于当前加速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5 苗新华;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6 柯元;对老区实施小城镇战略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2000年12期
7 沈立人;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8 孔令德;;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J];今日海南;2000年11期
9 陈东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10 李爱民,魏建春;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定芳;;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张蒙;杨文利;;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诚克;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和名片[N];贵州日报;2007年
2 马跃然;贵州全力打造特色城镇品牌[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昱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乔太平;别让城镇化“热”过了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1年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执笔人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11年
7 陈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特色城镇现代化的建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中山 高宇红;专家学者为我省小城镇建设出谋划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道军;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蒋晨飞 甘肃省人口委;在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景阳;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王弓;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叶青清;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郝华勇;湖北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10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增繁;当前小城镇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石品;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训清;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晓霞;鞍山市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贾林瑞;移民迁建不同阶段三峡库区云阳县城镇化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张丽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凯敏;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8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8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