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日韩关税减让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9 16:16

  本文选题:关税减让 + 农产品贸易 ; 参考:《上海海关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日、韩三国从2012年就开始进行FTA的谈判,谈判进行多次不仅没有完成,反而进入了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截止到2017年1月9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进行到第十一轮,除了对货物、贸易的谈判之外,还涉及金融、通信、自然人移动方面的内容,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对进出口货物关税减让的谈判,农产品由于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其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更加要求我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掌握主动权,制定最有利于我国的关税政策,这样不仅能保护我国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更有助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产业互补,促进区域价值达到利益最大化,中日韩三国协同发展。关税减让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农产品贸易中十分敏感的部分,如何协调关税让使进出口贸易产生最大的效益成为中日韩谈判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了保证谈判的更好的进行,最大程度上为我国争取利益,我们对关税减让与农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影响性的分析,为中日韩的农产品谈判做一个支持。文章首先对我国现行农产品贸易的关税税率的情况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让我们在进行关税减让政策的制定之前对我国目前的状况进行了解;然后分别对中日、中韩的双边贸易进行关税税基与关税税级的概况介绍,分别对比中日、中韩两国的农产品关税情况,找出各个国家的关税特点,以及农产品关税税基的情况;之后,我们对农产品进行RCA指数测算,运用产品空间的方法计算出每一类农产品的密度,在进出口时根据密度与关税税率的高低进行分析,得出我们是否应该进行关税减让等结论,使产品在进口时不会对国内的相关产业产生冲击,在出口时不仅能保证国内市场的劲头十足又能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各种类型的产品,我们做出是否应该进行关税减让的分析,为我国的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谈判作为一定的依据,来保证我国的在农产品贸易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保证广大农民的最根本利益。
[Abstract]: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began negotiations on the FTA in 2012. Instead of completing the talks, they entered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As of January 9, 2017, the negotiations on the China-Japan-ROK Free Trade area have reached the eleventh round. In addition to the negotiations on goods and trade, they also involve the contents of finance, communications, and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still the negotiation of tariff concessions on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Because of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al status in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quire China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agricultural tra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ariff policy is most beneficial to our country, which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industrial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Korea, and promote the maximization of regional value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Tariff redu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negotiation of the free trade zon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Korea, and it is also a very sensitive part in the agricultural trade. How to coordinate the tariff to make the maximum benefi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In order to ensure a better negotiation and strive for the interests of our countr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we have made an influenti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riff concessions and agricultural trade, and made a support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First of all, the articl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ariff rates of agricultural trade in China,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efore making the tariff concession policy; and then, separately, to China and Japan.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carries out fact sheets on the tariff base and the tariff level, compares the agricultural tariff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finds out the tariff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untry and the tariff b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fter that, We calculate the RCA index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lculate the density of each ki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roduct space, analyze the density and tariff rate when we import and export,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whether we should make tariff concessions or not. So that the products in the import will not impact on the domestic related industries, export can not only ensure that the domestic market is full of momentum,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related industries. With regard to the above types of products, we should make an analysis of whether tariff concessions should be made,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negoti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d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so as to ensure that our country can obtain the greatest benefits in agricultural trade. Raise our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y level, guarantee the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 of broad farmer.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7;F752.6;F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2000)[J];世界农业;2002年09期

2 ;我国入世有关农产品贸易承诺主要有哪些[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2年06期

3 李茜;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频发的原因探讨[J];江苏商论;2003年11期

4 李琳;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02期

5 ;中欧农产品贸易合作前景广阔[J];蔬菜;2004年06期

6 张文学;农产品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实现[J];山东经济;2004年03期

7 马光霞;2003年中澳农产品贸易分析[J];世界农业;2004年06期

8 ;欧盟农业委员菲施勒来华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J];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5期

9 喻国华;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新思路[J];特区经济;2005年09期

10 柯炳生;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J];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张蕙杰;王瑜洁;;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3 赵玉榕;;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陈彤;;近10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冷传慧;;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赵玉榕;;台湾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浅析[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安洁;谢淑娟;来永钧;杨锐;刘春霞;刘志强;付庆伟;张伟;王海瑛;王雪;;山东省农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技术措施研究与应对分析[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王音;;21世纪我国植保植检工作对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相应对策[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继勇;隋晓锋;马继宪;雷欣;;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国际竞争力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10 穆月英;;我国农产品地区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雅;常态对接: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大势所趋[N];福建日报;2005年

2 赵玉榕;台湾农产品48%尚未对大陆开放[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缅商;缅甸农产品贸易公司公布有关农产品出口新规定[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4 王攀 吴涛;农产品贸易从“出口换汇”到“大进小出”[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5 吴涛 王攀;告别“吃资源”时代 农产品贸易从“出口换汇”到“大进小出”[N];中国信息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晏澜菲;中方支持扩大中俄农产品贸易[N];新农村商报;2014年

7 农发所 翁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翁鸣;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智远;《中美贸易协定》将产生的影响[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10 记者 王萱;中日就农产品贸易问题达成一致[N];国际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瑞;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勤昌;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陈阵;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唐仙丽;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杨莲娜;农业贸易政策改革及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司伟;FTA背景下中国与潜在自由贸易伙伴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董桂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赵文;国内支持与农产品贸易次优格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杨金发;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小芬;TPP框架下农产品贸易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卿陶;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尼牧昆;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于春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及农业合作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聂捷;湖南新邵农产品贸易中心项目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斌;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志远(NIRAT TONGKAW);泰国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刘家力;中国开发缅甸农产品贸易市场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Adeliya Khismatullina(兰兰);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徐志远;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20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820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