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23:44

  本文选题:后危机时代 + 中小企业 ; 参考:《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是主力军,但是处于后危机时代下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却面临重重障碍,很多中小企业都会选择依靠进出口业务来开展国际贸易融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中小企业还不能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外贸业务。本文对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中小企业界定与国际贸易融资概述,从理论上界定中小企业的范围,结合后危机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论述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与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国际贸易融资相关基本理论,在国际贸易融资诸多相关理论中,重点分析现代融资结构理论、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理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最新发展。第四部分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分析。第五部分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结合后危机时代的具体特征,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进行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第六部分国外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与启示,引入相关案例和数据对发达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做详细分析。第七部分后危机时代拓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与建议,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实际情况,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应对策略。第八部分对全部做出总结,对未来作为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今后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带来积极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国内还应该通过如下举措,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改善融资困难的局面:第一,将贸易融资相应的法律健全,做好法律体系的完善,确保国际贸易融资得到快速的发展。虽然针对贸易融资,我国也出台了一定的法律法规,但是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时,法律法规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在面对国际环境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国际贸易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与国际之间的相互接轨,这样才能将国际上通行做法与现行的法律体系之间存在的隔阂消除;其次,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考虑我国国情,对现行法律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加以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才能够通过法律保护的形式,顺利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这样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到企业,帮助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将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进程加快,积极参与,并出台各种方案与措施,来确保外贸企业融资外部环境不受任何影响,这样才能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复苏是出口业务不竭的动力,但全球经济复苏又离不开国内外共同的努力。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在国内与国际两个方法起到推动作用:首先,在国际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贸易融资方面相互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参与到贸易融资计划之中,能够促进贸易融资的全面发展;保持与主要的贸易国家或者是地区建立双边贸易合作融资关系,不断地更新贸易融资手段;其次,在国内,政府部门可以调动中介组织以及商业协会的作用,将进出口贸易政策加以完善,推动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发展。总而言之,面对后危机时代大环境,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时候一方面会面临严峻的融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面临无数的发展机遇。作为开展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就应该懂得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时沟通,解决融资难问题,将资金方面带来的困扰尽量消除,确保中小企业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潮流。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 small and medium - 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force , but in the post - crisis era , small and medium - sized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heavy obstacles in the financ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At the same time ,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financing throug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 In conclusion ,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financing throug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 In conclusion ,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financing . In conclusion , in the face of the large environment in the post - crisis era ,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an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rade financing .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276.3;F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 ,高承志;浅论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信用风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08期

2 李峰;;国际贸易融资及其管理模式[J];新东方;2006年03期

3 程晓娟;;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22期

4 高振沧;梅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罗姗;;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9年04期

6 徐晨星;;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03期

7 秦炳芹;;浅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9期

8 曾海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超;;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30期

10 王九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丽妍;曲伟达;;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分析[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邹昕昕;北京银行举办 国际贸易融资高峰论坛[N];证券时报;2010年

2 中国农业银行仪征市支行副行长 陈九凤;浅议如何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通讯员 赵美英;工行国际贸易融资首次实现零突破[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4 记者 周轩千;国际贸易融资助推企业“走出去”[N];上海金融报;2012年

5 ;一季度六大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余额同比增长33.9%[N];中国信息报;2013年

6 牛明霞;借鉴先进经验 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年

7 黄胜利;工行漳州分行国际贸易融资增3倍[N];上海金融报;2006年

8 见习记者 秦菲菲;崇泉:消费快速增长难度加大[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东北财经大学 姜学军;创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势在必行[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徐少义 通讯员 李韩鹏;农行助推一汽进行国际贸易融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宏伟;国际贸易融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贸易融资:作用、影响及中国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九华;外向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戴燕玲;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李妍;农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吴国境;广西中小微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及对策[D];广西大学;2015年

6 汤江政;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刘臻嵘;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曹恒;A行中山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洋;XY银行短期国际贸易融资产品风险控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王小微;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与出口商博弈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8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88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