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我国广告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2 00:25

  本文选题:广告产业 + 收敛性 ; 参考:《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广告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提升国家文化国际号召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实现习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中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广告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经营额极速增长。然而,企业的利润却不容乐观,有些广告企业甚至出现经营额增长的同时利润出现亏损的倒挂现象。相关学者从效率角度给出了理论解释,认为收入的增长单纯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增长,而非依靠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等集约型增长方式拉动。从而企业的单位投入的产出较低,生产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造成整体产业的效率水平较低,不利于广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广告产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这对于促进我国广告产业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产业效率测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SFA模型与曼奎斯特指数两种方法对我国广告产业区域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区域效率的测算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其次,本文按照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划分,对三大区域广告产业效率收敛性加以实证分析。最后,就影响广告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从时间角度来看,2005至2013年间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广告产业效率逐步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就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广告产业效率而言,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2)我国广告产业效率区域差异较大,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梯度和地带性差异。但各地区之间并没有出现技术追赶和弯道超车现象,即没有出现各地带之间的“俱乐部收敛”,各地带内部省份之间的差距仍然在演变发展之中。甚至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3)我国广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非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效率普遍不高是因为纯技术效率的偏低。(4)对影响我国广告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业集聚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反向作用于产业效率。可能因为我国一部分地区广告产业的拥挤效应大于规模效应,而另一些地区远未达到规模经济状态。为此,政府要优化产业要素的区域流动,实现跨区域均衡发展。人力资本对产业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通过了较高的显著性检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我国广告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当然,由于笔者个人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有限,本文中会有诸多不足之处。这些都是笔者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Abstract]: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degree ,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and the quality of social culture in a country or region . ( 3 )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dvertising industry in China mainly comes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non - technical efficiency , and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generally not high because of the low efficiency of pure technology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24;F71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袁海;吴振荣;;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2年03期

2 李泉;陈宏民;;基于双边市场框架的软件产业效率与福利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3 李琳;;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信息产业效率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6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以中国31个地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艳芬;郭淑芬;;中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吕福玉;陈华;;我国盐业垄断的产业效率解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志坚;;江西省物流产业生产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交叉评价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墨岩;北京产业效率商业位居中游[N];中国商报;2005年

2 杨军;扩大淡季需求提升产业效率[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王市均;ABB自动化世界:创新技术提升产业效率[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4 包装;包装物流加速自动化 提升产业效率[N];中国包装报;2014年

5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组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执笔人 张自然 袁富华 张平 刘霞辉;世界城市发展与产业效率提升之上海样本[N];上海证券报;2014年

6 林采宜;在宏观的动荡中寻找微观的机会[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赖强;3:7≠优劣分界[N];医药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松茂;新疆旅游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王进;中国地方政府规制行为及其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新疆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沈骏杰;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变芳;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差异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乐乐;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效率分析[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强;江苏省科技金融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6 赵端正;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储余兵;安徽省区域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8 索俊颖;山西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9 何伟财;城市功能对产业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10 黄铖;我国广告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007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007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