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1-01 16:34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4、要循序渐进地安排中俄FTA的步骤与模式⑥。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缔结谈判经验,中俄建立FTA可以分阶段、分层次逐步进行大约在2008年一2013年,双边建立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因为在2008年左右,俄罗斯将加入WTO,经过5年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协调,两国有望建立起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区,逐步 向国家级的初级阶段过渡。大约在2013年一2018年,双边建立国家级的初级自由贸易区。在年一年左右,双边建立国家级的高级自由贸易区。当然,这只是一种战略构想,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进展得看现实经贸情况和中俄政府间的合作意愿及谈判议程。(1)双边建立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大约2008年一2013年)。 以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组建一个自由贸易区是比较适宜的选择。实行这一方案的有利因素在于:第一,中俄两国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也确立了睦邻友好关系,因而政治方面的障碍较少。双方拥有3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港口、公路、铁路、空运、海关、口岸等基础设施均有一定基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边境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己成为中俄贸易的主要伙伴地区,为实现自由贸易积累了经验和条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双方都拥有丰富的、待开发利用的资源,都处于需要加大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互补性强,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第四,双方共同的弱点是缺少资金,而且都处于寒冷地带,投资环境较差,如果不采取更加开放和特殊的政策,就不能大量吸纳本国发达地区和国外的投资。(2)双边建立国家级的初级自由贸易区(大约2013年一2018年)。在国家级的初级自由贸易区内,实行封闭型(区内区外差别对待)的自由贸易区模式,但并不对非成员国和非成员集体高筑关税壁垒。以单一产品零关税为起点,对双边贸易量较大、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双方竞争冲突小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自由通关制度,,部分商品实行部分或分阶段地减免。(3)双边建立国家级的高级自由贸易区(大约2018年一2023年)。 经过大约5年左右的初级阶段的准备,在2018年一2023年左右,再向高级阶段转化。在高级自由贸易区内,废除贸易壁垒,实现公平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增加各自投资的机会,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大量取消成员国之间服务贸易限制,通过扩大《服务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承诺的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强旅游业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开发中国和俄罗斯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立生态旅游区;简化旅游手续,逐步给于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电信业、保险业和金融业都逐步放开。双方竞争性强的产品全部放开,实行零关税。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立华:《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中国经贸》2007年第5期。

  [2]王高峰:《中俄经贸关系: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前景》[J],《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3期。

  [3]梁琳琳:《关于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6期。

  [4]陆钢:《中俄自由贸易区分析:障碍与对策》[EB/OL],,2005年11月25日。

  [5]宿丰林:《创建中俄沿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J],《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第5期。

  [6]朱瑛瑛:《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因素分析及模式设想》[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10月9日。

  [7]赵传君:《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

  [8]宿丰林、杨芳:《中俄边境贸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N],《中俄经贸时报》2007年10月18日。

  [9]李金波:《建立中俄“绥—波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2期。

  [10]李传勋:《中国对俄罗斯远东的投资及其制约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第11期。

注释:

  ①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20世纪90年代初,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这个时期俄罗斯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食品和消费品极其短缺,国产商品丧失竞争力,为中国廉价商品进入该地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亦为当地滞销产品一机械设备、黑色金属轧材和化肥提供了商机。所以,这一时期双方企业的业务联系、易货贸易非常活跃。

  (2)1994年一1999年,双方贸易遇到困难。中国大力整顿经济,压缩内需,从而影响了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同时,中国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流入该地市场,使当地居民深受其害。同时,俄罗斯的企业也困难重重,为摆脱困境,企业纷纷转向出口创汇,无暇顾及同中国的易货贸易。(3)2000年至今,俄罗斯贸易止跌回升,进出口贸易额年年增加。中国海关统计显示,几年来,中俄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② 国际上,对边境贸易的界定主要是以WTO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例外中的规定为依据。根据WTO的规定,边境贸易是指毗邻两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两边各15公里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目的是方便边境线两边的居民互通有无。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现实中有些国家的边境贸易超过了边境线15公里的限制。如在边境线15公里以内无人居住,边境贸易就不可能严格限制在15公里范围内。

  ③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于是大批华商在中俄间做起民间贸易。然而俄海关清关手续繁琐,关税混乱,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据中国传媒大学宏华提供的资料显示,此类清关比正规报关关税通常便宜两三倍。后来,这种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这是历史形成的一种非规范化贸易方式。

  ④ “包机包税”是一种俄海关默许的不合法的缴纳关税办法,就是指中国商人委托俄罗斯的航空运输公司将货物由中国境内运抵俄境内,然后由俄运输公司代办交纳关税等所有通关手续,中国商人则无需亲自与海关打交道。这样操作时,货主不必按照货物数量和类别交税,只需根据已约定俗成的“包机税”标准缴纳一笔较低费用,便可以将货物提走。但是,以“包税制”进口到俄罗斯的中国商品都没有俄海关的完税证明。 由于历史原因和俄罗斯的特殊国情,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多中国商品都是通过“包机包税”途径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包机包税”对中国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便利,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和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海关报关手续办好。但“包机包税”的弊端在于,货主得不到俄罗斯海关的报关单,甚至不知道“清关公司”是以什么品名、什么价格报的关。因此,一旦遇到俄权威部门的检查,就可能因无法提供海关有效文件而导致货物被查抄。

  ⑤ 所谓“境内”就是说只要明确处于我国边境之内,是我国拥有主权的区域,在区内活动的法人和自然人都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和法规,接受我国区内管理当局的管理,包括接受我国海关的监督。所谓“关外”就是处于我国海关管辖界限之外,并按照这一性质对区内的企业、人员和货物实行以下一些特殊的管理办法,以尽量减少由于关税和复杂的海关手续所造成的贸易障碍。

  ⑥ 朱瑛瑛:《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因素分析及模式设想》[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10月9日,第45-49页。

作者简介:

    陈柳钦(1969—),男,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和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国际经济。


第8页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30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