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俄贸易历史、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7 10:53
【摘要】:俄罗斯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可以追溯到13-14世纪。自那时起,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到1949年新的中国成立;俄罗斯则经历了沙皇俄国时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代再到现代的俄罗斯。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深的形势下,两国在双边领域方面逐步建立了相互依赖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其中,经贸关系是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部分。两国的经贸合作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尽管两国在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波折与磨难,中俄两国已经有将近20年的平稳的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随着双方的不断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际关系不断变化,俄罗斯国内同样发生了重大转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中俄两国全力减少多方干扰,在不断克服了重重困难中前行。 俄罗斯与中国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两国目前政局相对稳定,经贸合作进一步加深,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计,俄中两国贸易已额由1991年的39.0亿美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750.9亿美元和2013年的683.3亿美元,尤其是在2000年后两国间贸易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双边对外投资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长达几千米的边境线使得两国间经贸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随着双方对外贸易的开展,区域一体化程度加深,双方有了更广阔的资源和空间进行配置和利用,这对于双方的关系提升和经济更好较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应该利用双方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条件,为双方搭建更广阔的贸易发展平台。另外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合作同样成绩斐然,通过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互访以及新型合作机制的建立,两国间的政治合作为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便利。普京上台后,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2001年,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同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以来,中俄两国在政治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较高水平,现已结成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都把发展同对方的关系列为其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两国经济方面的优势同样不可小觑。经济上的互补性一直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尤其近年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使得两国经贸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并且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在持续上升以及贸易环境与投资环境的改善保证了进一步经贸合作的空间。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健康、稳定、快速的增长,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投资潜力迅速上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这是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俄罗斯资源丰富,有相当的科技基础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关键取决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程度。2014年5月和11月中俄双方领导人就东、西现输气管道签订两轮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在遭到欧盟和美国的制裁后,俄罗斯已转身向东,将自己的市场扩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俄罗斯在201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国贸易的法律法规同样得到了改善,这将更有效地减少贸易摩擦并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 俄中两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两国的贸易结构较为单一,商品层次相对较低,远远落后于中美、中日以及中国与欧盟间的经贸合作水平。中俄两国虽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和互补优势,但是两国双边贸易结构长期徘徊在不稳定、低水平、低层次的阶段,高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还较少。中国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电等日用消费品。相比之下,俄罗斯由于受自身产业结构的限制,对中出口则以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对中出口量在不断下降。从两国进出口数据中就不难看出,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中,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经贸合作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其次,尽管俄罗斯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一些法律法规的转型没有跟上世界的脚步,不完善的贸易制度使中俄问贸易缺乏体制的保障,这体现于中俄贸易的履约率较低,其原因在于双方的贸易壁垒、拖欠债务等,使双方企业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这使得中俄的经贸合作受到一些制度因素的影响。另外,远东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足的产品加工能力、短缺的劳动力资源显示了中俄双方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具有长期、广泛的合作潜力。从这一情况出发,我们则应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开拓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劳务输出等合作领域,这不仅可以带动商品贸易额的增长,而且可以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向深度、广度进军。 因此,如何利用现有优势,开发新的合作领域并且克服经贸合作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就是摆在中俄相关学者面前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俄中经贸合作的漫长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这近70年的时间中中俄贸易的起起落落,以及近20年中俄双边贸易数据,简述了中俄两国在贸易发展与贸易合作中所拥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且真对各问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中俄双方的贸易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双方的经贸合作结构有待转型。当前,俄罗斯的市场消费以第三产业为主,俄方消费者对第三产业有着强烈的需求,当前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结构有者必须改变的现实基础,随着俄罗斯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为中国进入俄罗斯服务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企业应该把握历史机遇。为中俄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合作水平,应着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主要是要扩大合作领域。1996年中俄建立两国政府副总理一级的定期会晤筹委会和主管经贸、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领域合作的分委会,双方一致同意进行大型项目的合作,主要包括能源动力、和平开发宇宙、建设天然气和石油管道、从西伯利亚东部和西部向中国输电等,双方认为这些项目将会大大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升级。中俄同为转型经济国家,在双方经贸合作中,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推动作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中俄两国政府在加强口岸管理,发展有序的经贸关系将作为今后继续努力的重要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促进体系。在法律法规和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开拓重点市场、新兴市场、风险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远东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足的产品加工能力、短缺的劳动力资源显示了中俄双方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具有长期、广泛的合作潜力。从这一情况出发,我们则应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开拓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劳务输出等合作领域,这不仅可以带动商品贸易额的增长,而且可以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向深度、广度进军。最后,当前,中俄贸易环境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变动大的问题,这需要两国政府积极调整本国经贸政策,为更好地发展中俄经贸合作提供政策保证。 本文通过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收集了当代中外学界有关中俄经贸关系的各种著作和论文,重点收集中俄政府、有关研究机构对于发展中俄经贸所提出的各种文件、报告、政策说明和研究成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俄两国近年来的贸易和投资情况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两国双边经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从进出口比率、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多个视角对中国和俄罗斯主要产业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考察,从而寻找中俄双边合作的机会。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建立在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基础之上,简要阐述了政府干预形成静态规模经济(静态规模经济多源于当前产量,指企业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如果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制定保护本国企业的贸易政策可以增加企业在全球国际竞争市场中的占有量,从而提高本国人民的福利水平)和政府干预形成动态规模经济(动态规模经济多源于知识的积累,由于知识的积累而引起厂商平均成本的下降)。 本文在研究、分析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本文把中俄经贸合作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并且总结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历史,发展现状,拥有的各领域的优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其次,结合大量的最新资料和数据,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优势与问题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波;建立中俄“绥—波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2期

2 陈淑嫱;李豫新;;中俄工业制品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10期

3 史春阳;;后危机时代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8期

4 张红侠;俄罗斯对外经贸发展战略及发展前景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5期

5 赵传君;;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1期

6 叶菁菁;;中俄双边贸易的国际贸易理论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8期

7 刘学忠;;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6期

8 邝艳湘;;当前中俄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01期

9 孙洪亮;中俄贸易现状及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1998年01期

10 李梦桥;;浅谈中俄贸易的现状及对策[J];华章;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毅;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现华;冷战后的中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乔广德;20世纪20年代的中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迟庆欣;俄罗斯入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4 韩冬雪;中俄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5 Kirkevich Aksana;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邓沛勇;康雍乾时期的中俄贸易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茜;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8 赵春叶;俄罗斯入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俊福;普京执政后的中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本文编号:2448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448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