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监管与退出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7 20:23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非银行支付机构规模不断壮大并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扩大了支付领域的创新空间。非银行支付机构已经成为我国支付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满足新兴经济发展中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支付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中小支付机构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市场份额较小,利润薄弱,合规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严重扰乱了非银行支付市场秩序。因此,为规范支付市场秩序,促进非银行支付机构有序发展,央行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非银行支付行业的监管。在央行强监管的背景下,部分经营不善的非银行支付机构进行市场退出将成为必然,但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退出市场时忽略了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而且国家也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退出程序,这就导致其在市场退出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完善非银行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统一的支付市场退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利于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稳定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非银行支付机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非银行支付机构市场监管的行业基础进行分析,指出央行进行市场监管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并由此提出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规范发展的一些建议措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非银行支付机构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保持创新活力,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图文】:

交易规模,第三方


.2 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交易额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壮大,在支付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非银行支付机构已日益成为我国支付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非银行支付机构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非银行支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兴支付手段主要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2017 年,由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互联网支付业务数量和金额方面都有所下降,数量方面下降了 27.14%,金额方面下降了8.62%。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互联网支付业务数量超过 483 亿多笔,金额超过8 万亿元。与互联网金融支付相比,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移动支付业务却有增长。在业务量方面,移动支付的增长率为 146.53%,由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移动支付业务量也超过 2390 亿笔。在金额方面,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移动付业务增长了 106.06%,金额超过 105 万亿元。如图 2-2 所示:

支付方式,居民,占比,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占有较大比例,它和互联网支付构成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对我国网民进行调查发现,在一个人只拥有一部手机的情况下,移动支付所占的比率大约为 92.4%。在第三方市场中,第三方移动支付所占的比例却略低一些,大约为 76%。如果对 16 岁到 59 岁之间的用户进行调查,并且在他们都拥有多部手机的情况下,可以推测移动支付用户的数量在8.9 亿左右,,整体用户规模的比例超过 80%。由此可见,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非银行支付机构不断得到发展。2018 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在居民的众多消费支付方式中,非银行支付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现金支付所占比例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非银行支付与同去年相比增长了有 6 个百分点,所占比例也增加到了 54%。2017-2018 年第三季度居民支付方式使用情况,如图2-3 所示:(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2;F7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难点与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17年03期

2 闫治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5年35期

3 ;数字热词[J];金融世界;2017年01期

4 董希淼;;谨防“无现金社会”中的“数据寡头”[J];金融世界;2017年09期

5 ;工资增长过快的倾向需引起注意[J];经济工作通讯;1987年13期

6 王超;;非银行支付机构垄断风险及治理[J];河北金融;2018年12期

7 庞瑞宇;;浅析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支付的影响[J];河北企业;2017年09期

8 李清;郝惠泽;高志刚;任丽丽;;非银行支付机构准入监管的探讨[J];华北金融;2017年07期

9 薛金川;;非银行支付机构技术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6年07期

10 朱江;;让手机银行支付“点”出好感觉[J];中国农村金融;201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强群力;郭林;;标准助推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安全高效发展[A];第十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9年

2 李红卫;;网络环境下银行支付操作风险控制探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刘克俭;管国建;侯吉云;赵其伟;祁文婷;;信息化趋势与管理协调:新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管理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4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A];山东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C];2017年

5 范一飞;;支付监管的逻辑[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常琳 通讯员 董军杰;在邢台,感受银行支付的“速度”与“温度”[N];金融时报;2019年

2 ;监管和创新的共治时代[N];经济观察报;2015年

3 中国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 刘爱国 中国人民银行定襄县支行 张树伟;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级监管体制研究[N];科学导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张文刚 孔令儒 本报见习记者 冯瑶;加大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力度[N];金融时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张缘成;张智富:强化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N];农村金融时报;2018年

6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央行穿透式监管堵洗钱漏洞[N];北京商报;2017年

7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非银行支付发展坚持走规范和创新之路[N];金融时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张末冬;创新、安全、高效 支付行业快速稳健发展[N];金融时报;2017年

9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坚守安全 创新服务 全面树立银行支付新形象、新优势[N];金融时报;2017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蒲县支行 郭晓红 秦秀芳;浅谈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实践和完善思路[N];山西经济日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yN;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监管与退出机制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2 张肖飞;非银行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3 李超;论互联网金融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法律监管[D];宁波大学;2018年

4 刘冠群;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法律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王新慧;我国网上银行支付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高文龙;基于云计算的银行支付密码服务系统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康;基于短签名的电子银行支付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沈慧卿;3G时代手机银行商业模式探索[D];山东大学;2011年

9 吴光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岳媛;中国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挑战的策略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7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587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