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在特定地理位置集中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近年来产业集聚成为国内学术界讨论热点,研究重点主要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具有投入小、污染低、附加值高、带动就业强等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是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大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省21个市州2007-2016年第三产业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选取GDP增速为被解释变量,各市州第三产业集聚度为解释变量,政府干预程度、投资额度、劳动就业量、人口增长率为控制变量,研究第三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产业集聚度通过区位熵计算得出。同时,以四川省1998-2016年数据为样本,选取四川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出为解释变量,探究四川省第三产业集聚成因得出如下结果:2007-2016年,四川省各市州第三产业产值总体增速较快,但各市州之间差距较大。从整体看,10年间平均增速基本超过10%,且从2014年开始,大部分地市州第三产业增速快于地区GDP增速;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较低,截至2016年20市州未达到4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6%。第三产业集聚度呈现下降趋势,且集聚度不高。因此四川省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滞后于全国。四川省各市州第三产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倒“U”型关系。第三产业集聚度的系数为19.66,说明产业集聚对四川经济增长影响十分明显,集聚度平方项系数为-5.85,表明四川省第三产业集聚在前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拉动作用,但到发展后期第三产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从控制变量变量角度看,政府干预度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投资额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就业量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这6个变量对四川第三产业集聚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城市化水平影响最为显著,在其他因素不变下,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会引起第三产业集聚增加0.1478%;人力资本每提高1%,使得第三产业集聚提高0.0706%;另外,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发展水平各自提高1%,第三产业集聚分别提升0.0171%、0.0166%、0.0124%、0.01029%。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冰;刘福祥;赵洪宝;;产业集聚的生产率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10期
2 谢敏;赵红岩;朱娜娜;谢高;;浙江省第三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年09期
3 钟廷勇;国胜铁;杨珂;;产业集聚外部性与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增长率[J];管理世界;2015年07期
4 刘文华;黄鑫;;基于区位熵的区域产业集聚度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年11期
5 任国岩;蒋天颖;;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年05期
6 谢守红;蔡海亚;;中国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及成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7 李丹丹;张倩肖;;基于EG指数的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5年01期
8 樊长科;林国彬;;集聚外部性、技术进步与区域产业增长——来自广东省制造业的证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马鹏;李文秀;;高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基于产业控制力视角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年04期
10 王春晖;赵伟;;集聚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升级:一个区域开放视角的理论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岩;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2 马兴超;区域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技术创新机制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建刚;东北东部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2 乔晓娟;我国第三产业集聚与财政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
本文编号:
2614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1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