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方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实证分析
【图文】:
2007年东盟十国的FDI主要来源国资料来源:东盟秘书处、东盟统计年鉴2017版
2016年东盟十国的FDI主要来源国资料来源:东盟秘书处、东盟统计年鉴2017版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双陆;;边界效应与我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J];天府新论;2015年01期
2 赵春明;吕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1年01期
3 赵雨霖;林光华;;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2期
4 马琳;李文强;;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大陆水产品出口市场布局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5 吴丹;;制度因素与东亚双边贸易: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8年03期
6 孔炯炯;;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关系——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1期
7 王鹏;;基于引力模型的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流量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1期
8 王铠磊;;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12期
9 刘力;李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资本流动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6期
10 单文婷;杨捷;;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匡增杰;中日韩自贸区的贸易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2 麻昌港;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洪国;基于协同视角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郝景芳;基于面板数据引力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黄晴宇;中国参与东亚经贸合作边境效应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徐刚;面向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董桂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陈雯;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伏兴;中原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年
2 刘敬凡;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汽车出口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3 石颖达;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版权贸易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4 林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贸组织双边与多边边界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5 徐钰清;长江经济带区域对东盟出口贸易潜力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6 马莉娜;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双边贸易流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7 罗丽妮(Kanokporn Saktonthai);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查涌波;中国对非洲贸易与投资的多边阻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蔡悠芳;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乡级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郭文丽;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1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3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