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19:49
【摘要】:通信设备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移动支付也因其高效、便捷、灵活的特性不断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支付方式之一,第三方移动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普及率最高也最具代表性。第三方移动支付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惊人,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变化之快、创新之多也使得其竞争日趋激烈,在当下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被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垄断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企业、平台、产品各个层面的改善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是各大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当下,探寻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忠诚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概述进行介绍,梳理忠诚度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移动支付特征与忠诚度相关理论研究,构建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模型,基于各个研究变量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研究数据,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研究各个变量与用户忠诚之间的关系。得出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对用户满意与用户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通过用户满意与用户信任间接影响用户忠诚;感知风险与用户忠诚之间呈现负相关;用户满意、用户信任、转换成本正向影响着用户忠诚的结论。结合研究结论对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培养用户忠诚度提出通过改善服务质量,增强用户转换壁垒,提升用户满意度,增强用户信任的合理化建议。回顾以往学者对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研究,通常是将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关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少量研究也多集中在营销策略、风险防控、平台治理、用户满意度等方面。关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忠诚度的研究很少很少,本文关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丰富了移动支付领域的理论研究,将用户忠诚度的相关研究引申到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724.6;F8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凌;;移动支付新竞局[J];产城;2019年06期

2 张惠;;移动支付进入产业升级新阶段[J];中国商界;2015年05期

3 吴明达;;互联网+背景下智慧交通的发展研究——以移动支付为例[J];中国新通信;2019年12期

4 交控宣;;山西高速公路移动支付收入快速增长[J];支部建设;2018年32期

5 张明;张力;廖丹;;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的移动支付安全方案[J];中国新通信;2018年22期

6 王培懿;;移动支付对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12期

7 田柠;;浅析移动支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年12期

8 于秀玲;;县域移动支付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方正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8年32期

9 杨小霈;;浅谈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01期

10 陈秀云;;移动支付背后的隐忧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8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翔;;我国近场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确立发展分析[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皓;;SIMpass/RF-SIM/NFC及其在非接触移动支付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沈焕;;全球近场通信与移动支付现状及趋势研究[A];面向5G的LTE网络创新研讨会(2017)论文集[C];2017年

4 张高媛;;移动支付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机制探讨[A];《同行》2015年9月(上)[C];2015年

5 ;第三方移动支付2018年交易规模达190.5万亿 2018年[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4期)[C];2019年

6 虞佩旋;杨海波;;移动支付警告信息对警告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陈素洁;邢加圣;;浅谈移动支付模式下卷烟工商零消服务生态圈的路径构建[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8 闫鸣宇;陈楠;;移动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 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学术沙龙论文集[C];2015年

9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20.3万亿 2017年[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8年第11期)[C];2018年

10 ;第三方移动支付2018上半年交易规模达98.5万亿 2018H1[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3期)[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彤;携手移动支付拓展传统业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年

2 东润;内容生产是互联网付费市场的“牛鼻子”[N];人民邮电;2016年

3 本报记者 陈振江;让移动支付更安全方便[N];安阳日报;2019年

4 记者 杨捷;银联移动支付便民工程进怒江[N];云南经济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王颖;移动支付:让民生服务全面拥抱互联网[N];青海日报;2019年

6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把握“关键词” 推进移动支付创新[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徐贝贝;移动支付创新驱动产业智慧升级[N];金融时报;2019年

8 李子晨;移动支付进入“生态”效应比拼期[N];国际商报;2019年

9 本报评论员 张昊;打车软件只是个“炮灰”[N];经济观察报;2014年

10 王君;i时代的商业变迁[N];经济观察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Ali Nawaz Khan;将五大人格模型与UTAUT结构联系起来以预测采用IS:移动支付验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俊彩;移动支付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高丛;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机制与效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李健民;基于价值网络的移动支付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鹏;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刘伟;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文琦;移动支付系统安全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戴宏;移动支付系统安全风险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家乐;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王选飞;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运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千千;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陈莞蓉;移动支付场景下协议实现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郭鹏举;基于不同商业场景的移动支付模式及运营商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王秋樵;移动支付技术在门诊就医流程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更;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6 田舒涵;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满意度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7 吴芳芳;微信在留学生消费中的使用情况调查与消费文化教学探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8 闫磊;应用于移动支付的SWP接口的设计与仿真[D];辽宁大学;2018年

9 庞瑞宇;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董雨奇;移动支付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8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38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