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碳关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6:01
【摘要】:在高科技战略计划中国工业4.0发展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际贸易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但也面临低碳贸易壁垒的挑战和冲击。加之国内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多种环境交织的阶段,中国在推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贸易发展中,也必然面临着绿色低碳贸易转型和升级的现实。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索开征碳关税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造成的影响。首先界定了碳关税和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并对其理论来源进行分析。接着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碳关税对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构建制造业碳关税和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作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剖析碳关税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关税与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第二,不同碳关税税率下制造业各行业部门的出口竞争力表现差异化的影响,碳关税征收尤其对中国高碳行业影响更为显著;第三,在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步丧失状态下,劳动力和资金成本的提升只能进一步降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水平,而通过加大技术研发,转换企业生产方式,走集约化路径以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能缓冲碳关税征收所带来的负面冲击。为从最大程度上减轻碳关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制造企业要在全球贸易中实施成本领先型和技术领先的出口贸易战略,在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不利条件下以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带动绿色贸易发展,而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碳排放标准制定以营造良好的贸易条件。
【图文】: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关税,研究方法


本文的框架结构图

曲线,关税,对能,能源供给


图 2.1 碳关税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曲线2.1 所示,能源供给和需求曲线初始交于 A0,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D1下降到 D2,,得到新的均衡点 A2从 Q1至 Q2即为的消费量的变化。从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62;F81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莉莉;;美国碳关税政策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11期

2 胡靖;晏子初;;我国应对碳关税征收的策略选择及筛选检验——基于AHP层次分析法[J];南大商学评论;2015年01期

3 曾勇民;;碳关税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14期

4 彭诗言;;中国出口型企业应对碳关税的策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年09期

5 王鑫;;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税收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6 张友国;郑世林;周黎安;石光;;征税标准与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和碳排放的潜在影响[J];世界经济;2015年02期

7 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8 包志坤;俞海山;;碳关税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4年09期

9 马翠萍;史丹;丛晓男;;产业隐含碳排放与贸易结构匹配下的碳关税研究——以中美贸易为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温丹辉;;不同碳排放计算方法下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之比较——以欧盟碳关税为例[J];系统工程;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星;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陈渊鑫;全球环境正义视域中的国际碳税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于玲玲;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闵云;试析边境碳调节的合法性、有效性与公平性[D];南京大学;2016年

2 林健;WTO框架下碳关税的合法性探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张端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纺织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4 王丽丽;影响中国贸易隐含碳的因素分解及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王男男;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流;“碳关税”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廖凌波;碳关税在WTO法律框架下的合法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3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43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