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基于“贸易—投资—货币”三维视角的国家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1:04

  本文关键词:基于“贸易—投资—货币”三维视角的国家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球范围内各国的往来越来越紧密,国家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也愈加复杂。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努力提高自身实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主动参与跨国活动,谋求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保持着高速增长,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2013年11月,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引领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后的又一关键时期,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现状,本文引入国家竞争力研究,吸取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博弈论简化国家竞争力的概念,提炼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再从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逻辑结构入手,解构贸易、投资、货币三者的作用关系;最后提出基于“贸易-投资-货币”三维视角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体系。为使这一理论体系能切实用于国家间竞争力的测度和比较,本文进一步为贸易竞争力、投资竞争力、货币竞争力选取了6项代表性衡量指标,采用同级指标等权重的方法,构成了简洁可操作的基于“贸易-投资-货币”三维视角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随后,本文依此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中国、韩国九个国家2005—2014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国家竞争力的优劣势,中国与美国、欧洲强国(德国、英国)的差距、以及对比了与日本的竞争力消长态势.结果表明:中国国家竞争力此间呈持续上升状态,其中,中国贸易竞争力涨幅显著,直追美国;但投资竞争力、货币竞争力与美欧日国家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强化。其中,中国国际贸易占比、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呈现优势状态,贸易条件指数、国际投资占比、境外直接投资收益率、外汇市场占比呈现相对劣势状态。归纳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意见。中国今后的发展需要做到:货币方面,加强人民币的流动性、推动东亚货币一体化、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效率;投资方面,强化中国对外投资、解决中国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下的通病、鼓励多元主体走出去,加快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提高投资收益率提升资本质量;贸易方面,在保持当下贸易竞争力的同时,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贸易质量和盈利能力、挖掘贸易量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国还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品市场严惩假冒伪劣、大力保护知识产权,投资市场完善上市企业管理机制、强化上市回报机制,货币市场要形成与有效供给匹配的货币发行机制、约束货币滥发,去除劣质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此外,我国当前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我国要抓住这一红利期,发展贸易、投资、货币竞争力、促进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全面上升。最后,本文总结了整个研究的思路和成果,又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本文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在后续完善本研究,从而推动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国家竞争力 贸易竞争力 投资竞争力 货币竞争力 提升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7;F124;F8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目标与结构14-15
  • 1.3.1 研究目标14-15
  • 1.3.2 研究结构15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15-16
  • 2 理论模型及评价体系构建16-28
  • 2.1 常见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16-20
  • 2.1.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16-18
  • 2.1.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8-19
  • 2.1.3 WEF&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19-20
  • 2.2 博弈论应用于国家竞争力评价的必然性20-23
  • 2.2.1 博弈论基本思想20-22
  • 2.2.2 博弈论与国家竞争力评价22-23
  • 2.3 国际经济竞争的逻辑结构23-25
  • 2.4 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25-28
  • 3 “G7+中韩”九国的国家竞争力评价28-43
  • 3.1 贸易竞争力29-32
  • 3.1.1 基本数据29-30
  • 3.1.2 贸易竞争力测算30-32
  • 3.2 投资竞争力32-35
  • 3.2.1 基本数据32-34
  • 3.2.2 投资竞争力测算34-35
  • 3.3 货币竞争力35-38
  • 3.3.1 基本数据35-36
  • 3.3.2 货币竞争力测算36-38
  • 3.4 国家竞争力测算38-39
  • 3.5 与WEF、IMD测算结果的比较39-43
  • 4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家竞争力对比分析43-48
  • 4.1 中国国家竞争力的优势面43-44
  • 4.2 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劣势面44
  • 4.3 中国与美国的主要差距所在44-45
  • 4.4 中国与欧洲强国(德英)的主要差距所在45-47
  • 4.5 中国与日本的国家竞争力消长态势47-48
  • 5 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提升策略48-57
  • 5.1 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中国的货币竞争力49-52
  • 5.2 加快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提高中国的投资竞争力52-54
  • 5.3 加速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中国的贸易竞争力54-55
  • 5.4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55-57
  • 6 总结与展望57-60
  • 6.1 研究总结57-59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f

本文编号:269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9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