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3:39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背后离不开征信业的完善,而征信业的完善有赖于征信效率的提高。2013年随着《中国关于征信以及社会信用》等条例的公布,央行逐步支持设立互联网金融征信机构,这些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征信主体信用数据,并通过生成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的方式反映征信对象的信用水平,征信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刚刚起步,互联网金融征信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市场经济发展,比如模式选择、体系建设和征信效率等,诸如征信模式选择和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有大量的文献研究,而对征信效率的研究文献很少,所以本文创新性地以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为研究对象,把对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研究聚焦到效率一词上。征信效率的提升可以完善我国征信业,并给全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安全的社会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成为市场追逐的目标。征信效率一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平时生活之中效率有很多的定义,但是效率最核心的东西是一种满意程度。用经济学方法定义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产条件下,期望取得最大的收益程度。在给定条件下,取得的收益越高,效率就越高;在给定的条件下,获取收益越低,效率就越低。同样征信效率就是指在给定的征信市场条件和征信市场的环境下,信用资本作为资源供给带给社会的信用满足程度。征信效率越高带给社会的信用满足度就会越高,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本文以京东白条和美国ZestFinance公司为案例来对比中外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通过对比,找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低下的原因,并给出建议。本文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对征信相关理论比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效率相关理论比如产权理论等进行阐述,为后面研究征信效率打下理论基础;接着对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做出界定;并给出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判断标准;之后以京东白条和ZestFinance为案例对比中外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从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和信用评分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较低的原因;并从数据源、数据采集方式、法律监管等方面给出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基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相对于传统征信来说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效率依然很低。需要从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法律监管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全面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效率,促进我国征信业高效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4;F724.6
【图文】:
图 5-2 生活娱乐业务种类(3)其他公共机构和合作企业提供的信息数据该部分数据包括公安、工商等提供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税务、法院、教育等公共机构公开的有效信息还有京东合作伙伴提供的个人社交信息。但是京东对这些企业的投资总量和应用范围较少,这些企业提供的数据有限。具体合作企业分类归纳如下图。图 5-3 公共机构和合作企业业务种类教育投资:汉娃乐园、第一摩码教育看孩子社交投资:LesPark 拉拉公园移动互联网投资:星推网络企业服务投资:金蝶软件、3W 咖啡、新科兰德-聚合数据
本文编号:2722495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4;F724.6
【图文】:
图 5-2 生活娱乐业务种类(3)其他公共机构和合作企业提供的信息数据该部分数据包括公安、工商等提供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税务、法院、教育等公共机构公开的有效信息还有京东合作伙伴提供的个人社交信息。但是京东对这些企业的投资总量和应用范围较少,这些企业提供的数据有限。具体合作企业分类归纳如下图。图 5-3 公共机构和合作企业业务种类教育投资:汉娃乐园、第一摩码教育看孩子社交投资:LesPark 拉拉公园移动互联网投资:星推网络企业服务投资:金蝶软件、3W 咖啡、新科兰德-聚合数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晶妹;;从信用的内涵与构成看大数据征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王秋香;;大数据征信的发展、创新及监管[J];国际金融;2015年09期
3 李真;;互联网金融征信模式:经济分析、应用研判与完善框架[J];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4 张健华;;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5年01期
5 林平;;大数据背景下加快我国征信市场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4年11期
6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金融研究所联合课题组;纪志宏;王晓明;曹凝蓉;金中夏;伍旭川;黄余送;张晓艳;;互联网信贷、信用风险管理与征信[J];金融研究;2014年10期
7 黄余送;;全球视野下征信行业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3期
8 姚国庆;;征信体系的作用与效率——基于信息不对称随机有限重复博弈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9 林钧跃;论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272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72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