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832
【图文】:
债权平台型业务发展模式
保险公司型业务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旭江;;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陶震;;关于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的探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05期
4 孙一铭;;利率市场化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来自美国货币基金发展的启示[J];上海金融;2014年06期
5 安邦坤;阮金阳;;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法律准则[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3期
6 王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4年08期
7 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年02期
8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9 马运全;;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风险与行为矫正[J];新金融;2012年02期
10 陈静俊;;P2P网络借贷:金融创新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帅;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2 彭玉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监管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许莹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陈仲毅;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刘楠楠;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33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73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