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的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7:01
【摘要】:近年来,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CO_2排放总量占比逐年增加,并于2006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中国气候威胁论”的指责日渐高涨,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然而,从贸易碳转移的角度看,中国CO_2排放量的迅猛增长不仅源于国内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与中国持续高额增长的对外贸易规模有关。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从贸易碳转移的角度看,中美贸易对中国CO_2排放必然产生巨大影响。首先,本文以中美贸易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测算出2001-201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碳转移和美国对中国出口贸易碳转移,据此分析美国是否对中国进行了贸易碳转移。然后,根据测算得到的结果,从总体、阶段和行业三个维度描述性分析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情况。最后,运用结构分解模型(SDA),从技术进步、贸易结构和贸易规模三方面分析驱动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探寻中国应对美国贸易碳转移的策略建议。测算结果表明:2001-2014年中国确实承接了美国通过贸易方式跨境转移的碳排放,即美国对中国进行了贸易碳转移;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总体上呈现出上涨态势,阶段上呈现上涨-下降-上涨的态势;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皮革及其制造业(S4)、化学制品业(S8)、金属冶炼及压延制造业(S11)和机械设备制造业(S12)四个行业。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显著增长的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是推动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的主因;直接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中间投入结构的改善有助于抑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碳转移;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结构在初期推动了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但在后期抑制了美国对中国贸易碳转移,虽然作用强度微弱,但也为探寻中国应对美国贸易碳转移的策略建议提供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7;F757.12
本文编号:2790215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7;F7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晶梅;王新影;;基于MRIO模型的中美贸易内涵碳转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09期
2 赵玉焕;刘娅;;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俄罗斯对外贸易隐含碳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3 庞军;石媛昌;谢希;高笑默;;基于MRIO模型的中美欧日贸易隐含碳特点对比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年03期
4 潘安;魏龙;;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隐含碳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5 刘祥霞;王锐;陈学中;;中国外贸生态环境分析与绿色贸易转型研究——基于隐含碳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5年02期
6 谭娟;陈鸣;;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J];经济学家;2015年02期
7 刘俊伶;王克;邹骥;;全球贸易隐含碳变化及其影响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年01期
8 邓荣荣;陈鸣;;中美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研究——基于I-O SDA模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4年09期
9 刘俊伶;王克;邹骥;;中国贸易隐含碳净出口的流向及原因分析[J];资源科学;2014年05期
10 赵玉焕;李洁超;;基于技术异质性的中美贸易隐含碳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本文编号:2790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79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