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内部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变——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分析
【部分图文】:
由表3可知,中国服务业总体网络密度及中心势均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07年的0.0126、10.87%增加到2015年的0.0146、26.40%,表明随着分工的细化和整体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服务业各部门的融合度加深、联系更加密切。(二)中国服务业细分部门间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高蕊;;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受疫情影响分析报告[J];中国经济报告;2020年02期
2 夏杰长;;全球疫情冲击下的中国服务业:分化与创新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06期
3 夏杰长;;迈向“十四五”的中国服务业:趋势预判、关键突破与政策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
4 ;英媒:中国服务业已适应“解封后”的现实[J];中国商界;2020年07期
5 李勇坚;;中国服务业改革40年: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12期
6 杨恩艳;马光荣;;中国服务业占比之谜——基于内外经济失衡的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12期
7 孟东梅;姜延书;何思浩;;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基于增加值核算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7年01期
8 原小能;;全球服务价值链及中国服务业价值链的位置测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宋旭光;牛华;;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J];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01期
10 徐礼志;;中国服务业外资经济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林俊;中国服务业现代化改造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杨向阳;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郑长娟;服务业外商投资进入模式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黄艳希;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罗时龙;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李小萌;综合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纪明辉;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涵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9年
10 刘志中;服务业国际转移及其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玉鹏;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0年
2 周洋;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生产率效应悖论[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3 夏欢;中国服务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4 鲍张蓬;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5 吴娟娟;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6 王文芳;基于国内增加值计量的中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7 王淑君;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17年
8 王明晖;外资自由化指数对中国服务业FDI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9 钟晓;中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10 王世民;基于国民属性的中国服务业安全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55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5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