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共生视角下的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07:59
   从最初的电商平台试水互联网金融产品,以服务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为切入点,到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中国金融业迎来“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以2015年P2P网贷平台进驻量的井喷式增长为标志,成为了新一轮覆盖全国基础金融服务的推动力量。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2018年8月13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村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其中电子支付占比增速引人瞩目。这既得益于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又为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自身业态模式,提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与传统金融创造了极佳的共生发展环境。互联网金融科技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共生关系,这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在我国产生的必然性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并定性论证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性,厘清了后续章节所述问题的现实由来。本文首先将对所涉及的两大理论基础——金融共生理论和Logistic模型进行介绍;其次将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兴起进程,探讨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的形成机制及目前现存较成熟的业态模式,对两者的共生现状进行定性分析;接着遵照金融共生关系讨论的基本路径,通过构建共生模型,以及共生主体各自的种群密度、共生单元间的共生度等指标计算得出两者共生关系,并对具体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如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众筹融资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以期从数据角度进一步论证:目前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除了存在普遍公认的共生关系之外,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整体所形成的影响态势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强劲,尽管其作用程度正处于加速上升阶段,但传统金融业仍因其高频率、大额度的业务量和较为成熟的资本运作与监控体系占据着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最后重点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共生发展建议,并构建了理想共生体系框架,为两者实现良序共生提供有益指导。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724.6;F832
【部分图文】:

分布图,理财产品,余额,资产规模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共生视角下的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研究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2013 年上半年,伴随着持续的市场流动性异常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我国金融市场上第一支互联网基金——余额宝横空出世。据 wind 数据显示,自成立之日到 2013 年底,仅仅半年时间,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实现了 42.67倍的扩张,而其令人惊叹的增长速度也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业态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兴起,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其规模总量突破了 15000 亿大关,资金规模已达 15798.32 亿元。如图 1-1 所示:

互联网,金融行业,借款人,模式


图 1-3 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发展而就具体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在金融活动中发挥实际影响的作用主体而言,目前资金规模较大、影响程度较高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主要有 P2P 网络借贷业务、第三方支付与互联网理财。在发展的期初阶段,各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在为中小规模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方面打开了传统金融机构不曾涉足的禁锢。首先学界对于最先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业态——P2P 模式的认识最为广泛、深刻。张楠、许学军(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 P2P 模式是一种定位于融资信息服务中介、满足小额、个体、短期融资需求以及拥有多元化信用评级体系和庞大信用数据库的线上直接融资模式;徐慧婷(2017)认为针对 P2P 网络借贷风险问题,建立健全 P2P 平台借款人信用评估体系,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通过考察借款人贷款期限、是否具有足值抵押品以及借款当期利率等核心影响指标,能够有效降低 P2P 平台的违约风险,提升风险预警监测能力与防范效率。另一方面,在迈入成熟发展阶段后,受到自身发展定位以及对资金的风险

种群增长,演化曲线,斜率,增长模型


X为当前人口数量,r表示自然增长率。但在实生存资源的增加、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而且随,人口增长率最终会逐渐下降。因此这时仍将r作,于是后来学者为了修正这一模型假设导致的误项 KX2,于是式 2.5 变成:竞争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当人口基数到达一定规口数量(KX2)能够消减 r 的快速增加,这样一来以上理论,Vethurst 于 1838 年提出了广义 Logisticstics 增长模型的内涵:与引入竞争项思路类似,的环境容量,反映了资源的丰富程度;以 X 来表在 t 时刻,该种群可能消耗的最大资源量为 ,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分析[J];时代金融;2018年36期

2 吴迪;;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02期

3 巫雪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08期

4 周昱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9年06期

5 葛新锋;;非传统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J];金融纵横;2019年04期

6 齐静;;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对比分析下的探索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24期

7 吴琦;王维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共生发展研究——基于生态共生理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19期

8 王进;王中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冲突与融合研究[J];科技广场;2017年09期

9 郑惠元;;浅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12期

10 张云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7年3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丛;共生视角下的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娄晓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及对传统金融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3 袁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4 刘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博弈关系及其板块波动特征[D];南昌大学;2017年

5 王明;电商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0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80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