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4:35
   粮食安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粮食安全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限于世界各地资源禀赋、科技发展水平等不平衡,多数国家难以仅仅依靠自身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国际粮食贸易也迅速发展,国际粮食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世界粮食的供需,对世界粮食安全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十二连增”,但是中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粮食“适度进口”,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资源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中国粮食市场的开放,粮食进口规模不断增大,中国已经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的净进口也成为了当前中国粮食贸易的“新常态”。粮食的大量进口在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出现了粮食进口规模激增、进口品种结构不合理、进口依存度过高、户部街来源过于集中、国际话语权薄弱等问题,使得中国粮食进口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日益严峻的国际粮食形势也使得粮食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粮食进口视角下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更加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本研究基于“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从“适度进口”这一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出发,来研究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突破了原有从粮食安全视角来研究中国粮食贸易的思路,使研究的问题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主要归纳总结了中国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中国粮食安全状况;描述性分析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方向;利用Eviews8.0检验了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相关性,利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基于SEM方法构建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分别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静态和动态保障效率,并通过构建T统计量检验了各指标的显著性。本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发展动态,分析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针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以发现当前对于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而确定本研究的研究切入点。第二部分,本章主要界定了粮食、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概念及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范畴与研究基础。第三部分,本章结合近十年来的粮食进口相关统计数据从粮食进口规模、粮食进口结构、进口依存度、进口市场来源、粮食贸易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口的现状,归纳总结了当前中国粮食进口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本章主要从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粮食可持续安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1992-2016年期间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归纳总结了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本章分别以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食品安全内涵和资源替代为理论基础,从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粮食可持续安全等四个方面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方向;利用Eviews8.0软件分别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规模、粮食进口结构、粮食进口价格、粮食进口依存度以及粮食进口集中度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性显著情况,并利用Johansen协整分析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影响,构建UECM模型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短期影响;进而基于SEM方法构建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第六部分,本章分别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1992-2016年期间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静态和动态效率,分析了1992-2016年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的静态和动态变化趋势,并通过构造T统计量的方法,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指标的显著性;第七部分,本章主要从粮食进口政策、进口规模、进口结构、进口价格、进口来源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口优化策略;第八部分,本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延伸提出展望。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6.11;F322;F752.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粮食安全
        2.1.3 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
        2.1.4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
        2.1.5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2.2.2 需求弹性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要素禀赋论
        2.2.5 均衡价格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中国粮食进口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粮食进口现状
        3.1.1 粮食进口规模
        3.1.2 粮食进口品种结构
        3.1.3 粮食进口依存度
        3.1.4 粮食进口市场来源
        3.1.5 粮食进口地位
    3.2 中国粮食进口存在的问题
        3.2.1 粮食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3.2.2 粮食进口依存度上升明显
        3.2.3 粮食进口结构性风险加大
        3.2.4 粮食进口国际话语权较弱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水平及问题
    4.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4.1.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4.1.2 中国粮食流通现状
        4.1.3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
        4.1.4 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现状
    4.2 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模型及评价思路
        4.2.3 评价过程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中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4.3.1 粮食生产供给能力提升难度加大
        4.3.2 粮食流通安全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4.3.3 粮食消费结构性矛盾凸显
        4.3.4 粮食可持续安全压力骤增
    4.4 本章小结
5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5.1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方向分析
        5.1.1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分析
        5.1.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流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5.1.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分析
        5.1.4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分析
    5.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分析
        5.2.1 分析思路及方法
        5.2.2 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相关性分析
        5.2.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协整分析
    5.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分析
        5.3.1 路径分析模型
        5.3.2 基于SEM方法的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5.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4 SEM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分析
    6.1 测度指标分析与设定
    6.2 效率测度及检验模型
        6.2.1 超效率DEA模型
        6.2.2 t值检验
        6.2.3 Malmquist指数法
    6.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静态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2 超效率DEA分析
        6.3.3 非DEA有效年度投影分析
        6.3.4 t值检验
        6.3.5 结果分析
    6.4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动态分析
        6.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4.2 Malmquist指数分析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口策略分析
    7.1 粮食进口政策调整策略
        7.1.1 适度调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分配权限
        7.1.2 实施粮食进口政策精细化管理
        7.1.3 建立粮食进口政策效果评价机制
    7.2 粮食进口规模适度策略
        7.2.1 建立健全粮食进口需求评估机制
        7.2.2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转变国内粮食生产方式相结合
        7.2.3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相结合
        7.2.4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相结合
        7.2.5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缓解农业自然资源压力相结合
        7.2.6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减轻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相结合
    7.3 粮食进口结构优化策略
        7.3.1 明确粮食进口重点品种
        7.3.2 适度加大高质量粮食进口
        7.3.3 严格控制转基因粮食作物进口
        7.3.4 建立健全粮食进口检验检疫机制
    7.4 粮食进口价格稳定策略
        7.4.1 建立健全粮食进口机制
        7.4.2 完善国内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7.4.3 增强国家对粮食产业的控制力
        7.4.4 提高国际粮食定价话语权
    7.5 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策略
        7.5.1 建立中国特色的全球粮食供求信息系统
        7.5.2 延伸海外粮食产业链
        7.5.3 挖掘新的粮食贸易合作伙伴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鸣;;TPP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基于贸易规则和市场价格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02期

2 钟钰;陈博文;王立鹤;吕新业;;我国粮食进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大国效应”的验证——以三大主粮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田甜;李隆玲;武拉平;;经济新常态下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可行性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5年06期

4 揭昌亮;石峰;庞一楠;;国际粮价波动与我国粮食进口的互动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10期

5 孙致陆;李先德;;中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大国效应”检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6 胡鞍钢;地力夏提·吾布力;鄢一龙;;粮食安全“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布鲁斯·麦克卡尔;马里奥·费尔南德斯;詹森·琼斯;玛塔·沃达兹;郑颖;刘仁;;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J];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09期

8 王溶花;曾福生;;基于CMS模型的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波动分析[J];经济经纬;2015年04期

9 蔡文香;卢万合;冯婧;吴妍;杨学坤;;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评价与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1期

10 王锐;;我国粮食进口增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2003至2014年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6期



本文编号:2880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80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