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增加值指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8:12
   中国在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两重压力:一方面,中国一些行业正被锁定在国际价值分工低附加值的低端环节;另一方面,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跃居世界第一。论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将总贸易核算方法与世界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从国家整体层面、双边贸易层面、行业层面对2000—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和隐含碳排放量分别进行了核算,并构建了隐含碳增加值指数,由此发现国际社会高估了中国的碳减排责任,中国进一步的减排重点在于能源部门。
【部分图文】:

增加值,英国,德国,日本


根据图1可以看出,在出口方面,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出口国内增加值增幅明显,接连超越英国、日本和德国,到2008年已居世界第二。但是根据图2,2001—2007年,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总出口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增长是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口量增加所致,且下降趋势极为明显,说明中国可能受到了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图2 2000—2014年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5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

增加值,英国,美国,德国


图1 2000—2014年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5国出口国内增加值虽然在出口国内增加值方面中国进步明显,但是作为出口的另外一面,中国在进口国内增加值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尽管美国仍是进口国内增加值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的获利情况正在改善。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进口国内增加值从2000年的23.75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589.73亿美元,增加25倍。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进口国内增加值占比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图4),说明中国在进口贸易中的获利能力在增强。

增加值,指数,碳排放,英国


根据图7,可将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值指数的发展初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04年,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值指数呈倒“U”型,也是5个国家中指数最低的国家。而在此期间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和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都凸向原点迅速增长,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和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这种增长可能是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方面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带动国内增加值增加;另一方面滞后的环境规制使得中国成为国际转移排放的“污染避难所”,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激增。但是从倒“U”型的出口隐含碳增加值指数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低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即在此期间中国参与出口贸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大于所获真实利益的增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越;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发展[J];环境保护;2000年11期

2 曾光明,袁兴中,张盼月,曾北危,郭怀成,GordonG.H.Huang,L.Hemelaar;固体废物管理行业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J];再生资源研究;1999年04期

3 徐学清,徐鸿楷,李远,娄性义;废物最少化审计中投入产出模型的及应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廖明球;;基于“节能减排”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7期

5 曾光明,袁兴中,张盼月,曾北危,郭怀成,GordonG.H.Huang,L.Hemelaar;固体废物管理行业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3期

6 魏保刚,张文治,王自清,国振双;环境污染系统的灰色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1年03期

7 国振双,毕卫东,王乃岩;环境污染系统的灰色投入产出模型[J];重庆环境科学;1994年05期

8 孙小羽;臧新;;中国出口贸易的能耗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混合单位投入产出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9 李嘉正,左玉辉;城市环境研究中新型投入产出模型软件包的开发[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4年01期

10 余晓泓;彭雨舸;;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琳;中国节能减排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王群;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3 雷雨桐;基于DMSP-OLS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4 韦伊;我国区域收入差异、碳信息披露水平与碳排放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5 符川川;基于PCA-SVR的中国省际碳排放量预测与时空演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6 卞扬;我国沿海地区碳收益核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7 于佩显;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北京市净碳排放量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王明浩;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培欣;中国出口稳含碳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10 刘茜;湖南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5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85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