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吗
发布时间:2020-12-05 01:00
互联网金融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企业研发创新。基于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探究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可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增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级别较低的城市具有显著创新效应,区位因素并不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显著性原因;互联网金融在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创新效应大于其它城市。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13期 第20-2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综述
1.1.1 文献梳理
1.1.2 文献评述
1.2 研究假设
1.2.1 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的直接影响
(1)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溢出促进企业研发创新。
(2)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提高融资效率,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
(3)互联网金融发展可以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而高效的市场运作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
1.2.2 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影响因素之一:产业发展水平
(1)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效应。
(2)产业集聚程度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效应。
1.2.3 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影响因素之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
1.2.4 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影响因素之三:人力资本
2 实证设计与数据说明
2.1 实证模型
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基准回归
3.2 交互效应分析
3.3 稳健性检验
3.4 异质性检验
4 结语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1)本文发现,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发挥上述因素与互联网金融的互补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水平提升。
(3)关注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异质性,因地制宜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互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内部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例[J]. 张永安,胡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8)
[2]教育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J]. 李建强,赵西亮,张畇彬. 中国经济问题. 2019(03)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效率影响研究[J]. 牛蕊.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有激情的员工更能创新吗——认知视角下的调节中介模型[J]. 黄庆,张梓暖,蒋春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2)
[5]产业发展、城市扩张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J]. 杨思莹,李政,孙广召.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6]国家高新区提高了城市创新力吗[J]. 熊波,金丽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4)
[7]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 邱晗,黄益平,纪洋. 金融研究. 2018(11)
[8]中国普惠金融创新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J]. 梁榜,张建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18(11)
[9]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J]. 战明华,张成瑞,沈娟. 经济研究. 2018(04)
[10]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陈诗一,陈登科. 经济研究. 2018(02)
本文编号:2898572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13期 第20-2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综述
1.1.1 文献梳理
1.1.2 文献评述
1.2 研究假设
1.2.1 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的直接影响
(1)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溢出促进企业研发创新。
(2)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提高融资效率,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
(3)互联网金融发展可以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而高效的市场运作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
1.2.2 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影响因素之一:产业发展水平
(1)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效应。
(2)产业集聚程度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效应。
1.2.3 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影响因素之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
1.2.4 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影响因素之三:人力资本
2 实证设计与数据说明
2.1 实证模型
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基准回归
3.2 交互效应分析
3.3 稳健性检验
3.4 异质性检验
4 结语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1)本文发现,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发挥上述因素与互联网金融的互补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水平提升。
(3)关注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异质性,因地制宜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互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内部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例[J]. 张永安,胡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8)
[2]教育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J]. 李建强,赵西亮,张畇彬. 中国经济问题. 2019(03)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效率影响研究[J]. 牛蕊.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有激情的员工更能创新吗——认知视角下的调节中介模型[J]. 黄庆,张梓暖,蒋春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2)
[5]产业发展、城市扩张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J]. 杨思莹,李政,孙广召.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6]国家高新区提高了城市创新力吗[J]. 熊波,金丽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4)
[7]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 邱晗,黄益平,纪洋. 金融研究. 2018(11)
[8]中国普惠金融创新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J]. 梁榜,张建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18(11)
[9]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J]. 战明华,张成瑞,沈娟. 经济研究. 2018(04)
[10]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陈诗一,陈登科. 经济研究. 2018(02)
本文编号:2898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98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