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消费品文化赋能的模式与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0-12-07 23:05
  消费品文化赋能是在消费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将文化元素嵌入到消费品,使其获得文化属性,具有"文化特征",形成文化价值,从而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文化体验,满足文化需求。消费品的文化赋能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品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目前,消费品文化赋能形成了文化直接为消费品赋能和文化IP赋能消费品两大模式。其中文化IP赋能消费品模式又有外部文化IP授权消费品生产、自有文化IP赋能消费品生产和以文化IP的衍生品为消费品赋能3种类型。通过升级文化赋能的消费品产业层次、扩大和优选对消费品赋能的文化内容、继续拉动居民文化需求增长、确保消费品的质量、造就和扩大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等路径可推动和优化我国消费品文化赋能。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第44-50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消费品文化赋能的涵义及实质
二、消费品文化赋能与文化生产
三、消费品文化赋能的模式
    (一)文化直接为消费品赋能
    (二)文化IP为消费品赋能
        1. 外部文化IP授权消费品生产
        2. 自有文化IP赋能消费品生产
        3. 以文化IP的衍生品为消费品赋能
四、消费品文化赋能的优化路径
    (一)升级文化赋能的消费品产业层次
    (二)扩大和优选对消费品赋能的文化内容
    (三)继续拉动居民文化需求增长
    (四)确保消费品的质量
    (五)造就和扩大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影价值赋能旅游模型研究——以《寻梦环游记》为例[J]. 黄莺.  当代电影. 2019(07)
[2]分享经济:赋能、价值共创与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猪八戒网的案例研究[J]. 郝金磊,尹萌.  商业研究. 2018(05)
[3]文化与生产者的文化资本[J]. 资树荣.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从“赋权”到“赋能”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基于韩都衣舍案例的研究[J]. 罗仲伟,李先军,宋翔,李亚光.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9)



本文编号:2904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904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