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水平、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基于比较优势模型的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1 08:51
中国在入世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1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82.94美元,较入世前增长近8倍,人均收入水平增加与贸易增长高度相关。如何有效地衡量来自中国对外贸易的福利效应是现有研究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将通过构建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的多国贸易量化模型,测算我国入世以来的贸易成本、技术水平以及贸易利得,进而基于贸易参数调整和反事实分析,进行不同政策效应的估算。在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框架下,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国际贸易的数量化分析模型(quantitative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s),推导出贸易流量、贸易均衡工资和福利水平的表达式,证明了贸易均衡的存在和唯一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GTAP9中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生产数据,对理论模型中的贸易成本和各国技术水平进行了参数校准,并基于模型反事实分析,量化评估了不同政策调整的效应大小。研究发现:(1)贸易成本是非对称性得到实证结果...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框架图
注:横轴是取对数后的技术参数,纵轴是取对数后的工资水平;本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年份的数据。??6.模型校准参数的拟合性检验??获得工资和校准后技术参数的同时,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均衡模型的其他数据,??例如贸易流量、价格指数等。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宄之前,本文将模型值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校验模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本文模型计算得出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例与实际数据进??32??
注:横轴是取对数后的技术参数,纵轴是取对数后的工资水平;本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年份的数据。??6.模型校准参数的拟合性检验??获得工资和校准后技术参数的同时,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均衡模型的其他数据,??例如贸易流量、价格指数等。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宄之前,本文将模型值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校验模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本文模型计算得出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例与实际数据进??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技术进步的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J]. 尹向飞,段文斌. 科学学研究. 2017(07)
[2]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魏昀妍,樊秀峰,柳春. 当代财经. 2016(10)
[3]异质企业框架下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 陈勇兵,赵羊,汪婷.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3)
[4]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其对贸易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张毓卿.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9)
[5]垄断竞争框架下来自进口的贸易利得:一个文献综述[J]. 陈勇兵,康吉红,李冬阳.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6)
[6]国际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一个文献综述[J]. 张燕,张先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7]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福利效应估算[J]. 陈勇兵,李伟,钱学锋. 世界经济. 2011(12)
[8]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来自中国的证据[J]. 梁碧波. 国际贸易问题. 2011(07)
[9]对外贸易与技术扩散:一个文献综述[J]. 仇怡,吴建军. 科学决策. 2009(03)
[10]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测定——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J]. 施炳展. 国际贸易问题. 2008(11)
本文编号:2951301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框架图
注:横轴是取对数后的技术参数,纵轴是取对数后的工资水平;本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年份的数据。??6.模型校准参数的拟合性检验??获得工资和校准后技术参数的同时,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均衡模型的其他数据,??例如贸易流量、价格指数等。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宄之前,本文将模型值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校验模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本文模型计算得出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例与实际数据进??32??
注:横轴是取对数后的技术参数,纵轴是取对数后的工资水平;本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年份的数据。??6.模型校准参数的拟合性检验??获得工资和校准后技术参数的同时,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均衡模型的其他数据,??例如贸易流量、价格指数等。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宄之前,本文将模型值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校验模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本文模型计算得出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例与实际数据进??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技术进步的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J]. 尹向飞,段文斌. 科学学研究. 2017(07)
[2]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魏昀妍,樊秀峰,柳春. 当代财经. 2016(10)
[3]异质企业框架下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 陈勇兵,赵羊,汪婷.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3)
[4]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其对贸易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张毓卿.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9)
[5]垄断竞争框架下来自进口的贸易利得:一个文献综述[J]. 陈勇兵,康吉红,李冬阳.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6)
[6]国际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一个文献综述[J]. 张燕,张先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7]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福利效应估算[J]. 陈勇兵,李伟,钱学锋. 世界经济. 2011(12)
[8]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来自中国的证据[J]. 梁碧波. 国际贸易问题. 2011(07)
[9]对外贸易与技术扩散:一个文献综述[J]. 仇怡,吴建军. 科学决策. 2009(03)
[10]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测定——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J]. 施炳展. 国际贸易问题. 2008(11)
本文编号:2951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95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