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实际汇率与贸易失衡:价格指数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02 01:3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建立,国际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巨大的贸易逆差状态之中,另一方面诸如中国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拥有巨额的贸易盈余。这不仅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是一种潜在的风险,更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实际汇率普遍被认为是调整两国之间贸易失衡的重要经济变量,然而实际汇率究竟能否有效调整贸易平衡,如何调整贸易失衡,学界还没有定论。以往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基于消费者价格指数折算的实际汇率,而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变化,消费者价格指数可能不再能够反映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因而以往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需要补充的地方。本文由此出发,探究了不同价格指数折算的实际汇率对贸易失衡的调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双边贸易中实际汇率与贸易均衡的关系。本文首先基于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的不同,发现消费者价格指数与最终消费品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才是反映出口中间产品竞争力的合适指标,因此在研究实际汇率对贸易失衡的调整时使用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构建的实际汇率指标更为合适...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际汇率与贸易失衡:价格指数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总t发展趋势

依存度,中国对外贸易,资料来源,变化趋势


图2-2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趋势??资料来源:根据IMF的Direction?of?Trade?Statistics?(DOTS)数据库整理而得。??由图2-2可知,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总的贸??易依存度都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以贸易依存度为例,到1995年时,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己经到达50%左右这一相当高的水平,说明对外贸易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己经变得相当重要。之后五年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虽然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基本上稳定在40%-50%之间。之后,随着中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快速的增长。受此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开始迅速升高,并于2006年达到了顶峰时的69%。这表明我国经济??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己经达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地步。这意味着国际市场的风险??将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打击。处于对这种风险的考虑,我国也调整??了对外贸易发展政策

变化状况,实际汇率,贸易平衡,变化趋势


?实际汇率与贸易失衡:价格指数的作用???第三节贸易平衡与实际汇率:RER-CPI与RER-ULC的区别??根据本文之前的理论分析,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比消费者物价指数更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其变化状况。因此,以单位劳动力??成本折算的实际汇率(RER-ULC)才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实际汇率与贸易平衡??之间的关系。那么,在现实中,不同价格指数折算的实际汇率到底有什么不同,??单位劳动力成本折算的实际汇率与贸易平衡的波动之间是否有关系?本节将以??中国与美国,欧元区,澳大利亚以及日本之间的双边贸易为代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一、中美贸易平衡与双边实际汇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常账户失衡:来自中国的视角[J]. 周政宁,史新鹭.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2]人均收入是怎样影响贸易收支平衡的?——基于1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J]. 王佳.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1)
[3]国际货币政策对中国汇率和经常账户的溢出效应[J]. 刘尧成,庄雅淳.  国际经贸探索. 2016(09)
[4]人民币汇率变动、邻国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曹伟,言方荣,鲍曙明.  金融研究. 2016(09)
[5]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的通货膨胀——基于两种单位劳动成本的对比研究[J]. 王佳,张晓晶.  经济问题探索. 2016(08)
[6]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外向型企业进出口影响实证分析——基于行业层面比较[J]. 袁申国,郑雯.  国际经贸探索. 2015(11)
[7]财政冲击对经常账户和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基于2005-2014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 董楠.  财政研究. 2015(11)
[8]人民币汇率与企业生产率变动——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许家云,佟家栋,毛其淋.  金融研究. 2015(10)
[9]实际有效汇率、“热钱”流动与房屋价格——理论与实证[J]. 袁东,何秋谷,赵波.  金融研究. 2015(09)
[10]相对价格、收入预期与中国的经常账户波动——基于两部门跨期消费视角的实证研究[J]. 刘红忠,秦泰.  金融研究. 2015(09)



本文编号:2952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952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