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与共情的互联网公益参与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16:50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公益事业领域不断发生着创新与变革,互联网公益兴起。互联网公益具有广泛性、便捷性和国际化等特点,个体通过在线捐赠和转发公益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参与公益的一种新行为)参与其中。然而,由于监督审核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如骗捐事件层出不穷、虚假公益信息快速传播等,这对社会爱心、公众信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本文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信息诉求理论建立研究模型,从理性(信任)和感性(共情)角度共同探索互联网公益中个体捐赠和转发行为的内在机理,同时探索个体信任与共情形成的前因。研究共收集287份有效问卷,选用SmartPLS 3.2和SPSS 24.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数据的信度、效度均通过检验,并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信任和共情是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关键因素;(2)信任与个体的转发意愿呈正相关,而共情与转发意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个体感知到的项目内容质量、发起者可靠性和平台声誉积极影响信任的形成;项目的感性诉求积极影响个体共情的形成。中介检验结果表明,信任在内容质量与行为意愿之间、发...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公益及其相关研究
2.1.1 互联网公益的概念和特点
2.1.2 捐赠意愿的相关研究
2.1.3 转发意愿的相关研究
2.2 信任与互联网公益
2.2.1 信任的概念
2.2.2 互联网公益情境下的信任研究
2.3 共情与互联网公益
2.3.1 共情的概念
2.3.2 互联网公益情境下的共情研究
2.4 研究理论
2.4.1 启发式——系统式模型
2.4.2 信息诉求理论
2.5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系统式路径
3.1.1 信任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3.1.2 信任的影响因素
3.2 启发式路径
3.2.1 共情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3.2.2 共情的影响因素
3.3 研究模型构建
4 研究方法
4.1 量表开发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预调研
4.2.3 数据收集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测量模型分析
5.1.1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检测
5.1.2 信度检验
5.1.3 效度检验
5.2 结构模型分析与讨论
5.3 事后检验
6 理论贡献及管理启示
6.1 理论贡献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互联网公益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中“医疗众筹”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转发还是不转发?[J]. 李静,杨晓冬.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2)
[2]社会信任危机下如何规范网络公益众筹——以某氏“捐赠门”为例[J]. 吴卉君,张洁. 江苏商论. 2017(11)
[3]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陈姝,窦永香,张青杰. 情报杂志. 2017(11)
[4]基于ELM理论的社会化媒体信息转发研究[J]. 赖胜强,唐雪梅. 情报科学. 2017(09)
[5]融入情感差异和用户兴趣的微博转发预测[J]. 唐晓波,罗颖利. 图书情报工作. 2017(09)
[6]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慈善捐赠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 朱燕菲,丁姝娟,闫肃. 青少年学刊. 2017(03)
[7]在线社会支持的提供意愿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J]. 李嘉,柳明辉,刘璇,张朋柱,张晨. 信息系统学报. 2016(02)
[8]互联网慈善的公信力研究[J]. 王海燕,邓虹. 征信. 2017(01)
[9]基于HSM的企业微信影响力研究:以P2P网贷平台为例[J]. 杜松华,柯晓波,后锐,朱琳,陈扬森. 管理评论. 2016(12)
[10]品牌帖子转发与品牌偏好之间的因果关系[J]. 沈璐,庄贵军,姝曼. 管理科学. 2016(01)
博士论文
[1]微公益特征对个人公益参与行为影响研究[D]. 钱玲.华中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广告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 陈悦丰.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移情在公益广告感性诉求表现中的应用[D]. 谷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7
[3]“互联网+”背景下的公益事业发展研究[D]. 杨艳芳.南京大学 2017
[4]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研究[D]. 刘兆富.吉林大学 2017
[5]微博用户转发意愿研究[D]. 厉钟灵.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6284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公益及其相关研究
2.1.1 互联网公益的概念和特点
2.1.2 捐赠意愿的相关研究
2.1.3 转发意愿的相关研究
2.2 信任与互联网公益
2.2.1 信任的概念
2.2.2 互联网公益情境下的信任研究
2.3 共情与互联网公益
2.3.1 共情的概念
2.3.2 互联网公益情境下的共情研究
2.4 研究理论
2.4.1 启发式——系统式模型
2.4.2 信息诉求理论
2.5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系统式路径
3.1.1 信任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3.1.2 信任的影响因素
3.2 启发式路径
3.2.1 共情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3.2.2 共情的影响因素
3.3 研究模型构建
4 研究方法
4.1 量表开发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预调研
4.2.3 数据收集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测量模型分析
5.1.1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检测
5.1.2 信度检验
5.1.3 效度检验
5.2 结构模型分析与讨论
5.3 事后检验
6 理论贡献及管理启示
6.1 理论贡献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互联网公益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中“医疗众筹”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转发还是不转发?[J]. 李静,杨晓冬.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2)
[2]社会信任危机下如何规范网络公益众筹——以某氏“捐赠门”为例[J]. 吴卉君,张洁. 江苏商论. 2017(11)
[3]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陈姝,窦永香,张青杰. 情报杂志. 2017(11)
[4]基于ELM理论的社会化媒体信息转发研究[J]. 赖胜强,唐雪梅. 情报科学. 2017(09)
[5]融入情感差异和用户兴趣的微博转发预测[J]. 唐晓波,罗颖利. 图书情报工作. 2017(09)
[6]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慈善捐赠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 朱燕菲,丁姝娟,闫肃. 青少年学刊. 2017(03)
[7]在线社会支持的提供意愿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J]. 李嘉,柳明辉,刘璇,张朋柱,张晨. 信息系统学报. 2016(02)
[8]互联网慈善的公信力研究[J]. 王海燕,邓虹. 征信. 2017(01)
[9]基于HSM的企业微信影响力研究:以P2P网贷平台为例[J]. 杜松华,柯晓波,后锐,朱琳,陈扬森. 管理评论. 2016(12)
[10]品牌帖子转发与品牌偏好之间的因果关系[J]. 沈璐,庄贵军,姝曼. 管理科学. 2016(01)
博士论文
[1]微公益特征对个人公益参与行为影响研究[D]. 钱玲.华中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广告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 陈悦丰.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移情在公益广告感性诉求表现中的应用[D]. 谷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7
[3]“互联网+”背景下的公益事业发展研究[D]. 杨艳芳.南京大学 2017
[4]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研究[D]. 刘兆富.吉林大学 2017
[5]微博用户转发意愿研究[D]. 厉钟灵.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6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04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