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中借款人履约的逆向激励——基于“人人贷”数据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1-03-23 13:13
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凸显的网贷行业,通过将借款人信用额度与履约情况关联的方式引入动态激励机制被认为是网贷公司促进信贷契约自我实施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频发的"套路贷"问题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制度的有效性。为检验网贷行业中动态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文章选取"人人贷"公司借款数据,构建分数反应回归模型(Fractional Response Regression),实证分析借款者信用额度变化对借款者自我履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动态激励机制在网络借款活动中的应用产生了不利于缓解违约风险问题的"逆向激励"效应;(2)与普通借款者相比,资质优良的借款者未表现出更低的违约可能,动态激励机制亦对其产生了显著的"逆向激励"效果;(3)网贷行业中存在过度借债与"借新还旧"行为,存在该行为的借款者受"逆向激励"影响更大,违约率更高。本研究的发现为认识和评价动态激励机制在网贷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有关监管部门及网贷平台防控网贷风险提供了经验支持。
【文章来源】:财经研究.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评述及“逆向激励”假说
(一)文献评述
(二)“逆向激励”假说
三、数据描述及分数反应回归模型
(一)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二)分数反应回归模型与变量选取
1. 月收入水平。
2. 工作年限。
3. 教育水平。
四、动态激励机制中“逆向激励”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二)基于借款者资质差异的异质性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1)
1. 超额借贷与适度借贷的差异
2. 关于不同违约行为定义的讨论
五、“逆向激励”形成机制讨论
(一)还款行为对信用额度的影响分析:动态激励机制存在与否
(二)进一步分析:不同通道下动态激励机制对借款违约率的影响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竞争效应抑或规模效应——辖区细碎对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 高琳,高伟华. 管理世界. 2018(12)
[2]P2P网络借贷是否实现了普惠金融目标[J]. 胡金焱,李建文,张博. 世界经济. 2018(11)
[3]情绪、违约率与反向挤兑——来自某互金企业的证据[J]. 张皓星,黄益平. 经济学(季刊). 2018(04)
[4]动态激励、声誉强化与农村互联性贷款的自我履约[J]. 米运生,廖祥乐,石晓敏,曾泽莹. 经济科学. 2018(03)
[5]基于社交网络的P2P借贷信用风险缓释机制研究[J]. 杨立,赵翠翠,陈晓红. 中国管理科学. 2018(01)
[6]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吗——来自“人人贷”的微观借贷证据[J]. 王博,张晓玫,卢露.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2)
[7]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王馨. 金融研究. 2015(09)
[8]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金融研究. 2015(08)
[9]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J]. 廖理,吉霖,张伟强. 金融研究. 2015(03)
[10]匹配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借贷匹配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 张兵,刘丹,李祎雯. 经济科学. 2014(04)
本文编号:3095856
【文章来源】:财经研究.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评述及“逆向激励”假说
(一)文献评述
(二)“逆向激励”假说
三、数据描述及分数反应回归模型
(一)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二)分数反应回归模型与变量选取
1. 月收入水平。
2. 工作年限。
3. 教育水平。
四、动态激励机制中“逆向激励”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二)基于借款者资质差异的异质性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1)
1. 超额借贷与适度借贷的差异
2. 关于不同违约行为定义的讨论
五、“逆向激励”形成机制讨论
(一)还款行为对信用额度的影响分析:动态激励机制存在与否
(二)进一步分析:不同通道下动态激励机制对借款违约率的影响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竞争效应抑或规模效应——辖区细碎对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 高琳,高伟华. 管理世界. 2018(12)
[2]P2P网络借贷是否实现了普惠金融目标[J]. 胡金焱,李建文,张博. 世界经济. 2018(11)
[3]情绪、违约率与反向挤兑——来自某互金企业的证据[J]. 张皓星,黄益平. 经济学(季刊). 2018(04)
[4]动态激励、声誉强化与农村互联性贷款的自我履约[J]. 米运生,廖祥乐,石晓敏,曾泽莹. 经济科学. 2018(03)
[5]基于社交网络的P2P借贷信用风险缓释机制研究[J]. 杨立,赵翠翠,陈晓红. 中国管理科学. 2018(01)
[6]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吗——来自“人人贷”的微观借贷证据[J]. 王博,张晓玫,卢露.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2)
[7]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王馨. 金融研究. 2015(09)
[8]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金融研究. 2015(08)
[9]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J]. 廖理,吉霖,张伟强. 金融研究. 2015(03)
[10]匹配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借贷匹配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 张兵,刘丹,李祎雯. 经济科学. 2014(04)
本文编号:3095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09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