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态势、制约因素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1-05-27 06:55
  面对世界经贸关系的变化和全球治理秩序的重构,以及国内经济形势对改革开放的新要求,我国自2013年以来已经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制度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和试点经验的推广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优异,但也存在发展引领效果不明显、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自主改革创新权限不够高等问题。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应着力提高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自主权限,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协同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构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平台支撑和关键节点作用,将自贸试验区战略与国家区域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文章来源】:改革.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战略选择
    (二)自贸试验区是引领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高地
    (三)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二、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态势
    (一)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二)制度创新显著
    (三)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成效明显
    (四)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三、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发展引领成效不明显
    (二)制度改革侧重货物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三)自主改革创新权限不够高,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
    (四)功能空间有限,对接国家战略有待进一步强化
四、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取向选择
    (一)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1.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开放自主权,大幅缩减服务业“负面清单”
        2. 对接国际标准规则,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机制
        3.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高服务的可贸易性
        4. 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 发挥人才基础作用,建立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机制
    (二)探索金融自由化路径
        1. 采用循序渐进的金融自由化路径
        2. 实现资本账户对外开放
        3. 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协同推进
        4.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
    (三)构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1. 加快推动自由贸易账户落地实施
        2. 建立与完善完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3. 建立社会信用评价规则与标准体系,实行信用分级管理
        4. 建立投资贸易一体化监测信息系统
    (四)积极对接国家区域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
        1. 发挥自贸试验区平台支撑作用深化区域合作
        2. 发挥自贸试验区重要节点作用支撑“一带一路”倡议
        3. 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融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逻辑与趋向研判[J]. 余稳策.  改革. 2019(11)
[2]自贸区建设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吗?[J]. 聂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5)
[3]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历程及其战略取向[J]. 董志勇,李成明,吴景峰.  改革. 2018(09)
[4]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 焦武.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3(06)
[5]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J].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盛松成.  中国金融. 2012(09)
[6]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J].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盛松成.  中国金融. 2012(05)



本文编号:3207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207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b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