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1:3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逐渐融入大众的生活。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传统的银行业务已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因此,各大银行纷纷进行金融业务的改革创新,以手机为媒介,推出手机银行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手机银行实现了金融服务功能和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碎片化的时间利用需求,而且也能降低银行物理网点的服务成本,拓展银行的经营渠道,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手机银行作为银行移动金融的创新应用,比传统的网点银行和网上银行更具有极大优势,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是银行业应对互联金融的重要利器。在各大银行积极营销推广手机银行业务时,关注手机银行用户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对手机银行的发展十分重要。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对手机银行接受意愿进行分析研究。然而,随着手机银行的普及发展,研究应将注意力集中在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持续使用意愿方面。因此,本文研究基于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研究手机银行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从用户个人创新性出发,并根据手机银行风险特点,新增加了消费者创新性和感知风险这两个变量,构建了全新的手机...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验证性因子模型
5.3.1 模型拟合度检验本研究依据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相关分析的结果,在 AMOS21.0 中绘制模型路径图,并在对模型假设检验时,选择最大似然分析法。模型拟合结果值及标准值对照如表 5.8 所示:表 5.8 模型的拟合情况绝对指标 增值指标 简约指标CMIN/DF RMSEA GFI NNFI IFI CFI PNFI PGFI标准值 <3 <0.08 >0.8 >0.9 >0.9 >0.9 >0.5 >0.5模型值 1.679 0.053 0.903 0.937 0.952 0.951 0.766 0.695由上表可知,卡方自由度比值、GFI、NNFI、IFI、CFI、PNFI、PGFI 拟合指标值均符合了所要求的最低值,同时 RMSEA 值为 0.053,在要求标准 0.08 之内符合理想标准。所以判定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水平很好。5.3.2 模型解释AMOS21.0 运行数据后,输出研究模型结果如图 5.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图书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期望确认模型的扩展[J]. 杨涛. 图书馆学研究. 2016(22)
[2]微信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闵庆飞,李红云. 情报科学. 2016(09)
[3]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杨根福. 开放教育研究. 2016(01)
[4]4G时代下手机银行的发展策略分析[J]. 郭宝欣,李朝林. 现代商业. 2015(03)
[5]消费者创新性对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 田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05)
[6]手机银行业务的安全问题研究[J]. 方泽南,刘卫刚,余光卓. 微型机与应用. 2013(24)
[7]个人客户采纳手机银行的影响因素[J]. 王蕾,卫文斐,李举超. 金融论坛. 2013(11)
[8]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劳可夫.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4)
[9]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模型研究[J]. 赵青,梁工谦,王群. 科技管理研究. 2013(01)
[10]消费者创新性与新产品创新性行为作用机理文献综评[J]. 刘石兰.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餐饮外送服务类APP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张珊.吉林大学 2016
[2]手机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陈云.江西财经大学 2015
[3]个人手机银行业务的客户满意度研究[D]. 李婷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UTAUT与感知风险模型的手机银行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 沈莉.北京邮电大学 2015
[5]基于UTAUT模型的手机银行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 贾滞.湖南大学 2014
[6]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 董婷.南京大学 2013
[7]手机银行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杨波.暨南大学 2013
[8]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 吴佩红.南京理工大学 2013
[9]移动网络购物用户接受模型研究[D]. 胡佳佳.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0]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忠诚度评价研究[D]. 杨丽光.湖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72705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验证性因子模型
5.3.1 模型拟合度检验本研究依据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相关分析的结果,在 AMOS21.0 中绘制模型路径图,并在对模型假设检验时,选择最大似然分析法。模型拟合结果值及标准值对照如表 5.8 所示:表 5.8 模型的拟合情况绝对指标 增值指标 简约指标CMIN/DF RMSEA GFI NNFI IFI CFI PNFI PGFI标准值 <3 <0.08 >0.8 >0.9 >0.9 >0.9 >0.5 >0.5模型值 1.679 0.053 0.903 0.937 0.952 0.951 0.766 0.695由上表可知,卡方自由度比值、GFI、NNFI、IFI、CFI、PNFI、PGFI 拟合指标值均符合了所要求的最低值,同时 RMSEA 值为 0.053,在要求标准 0.08 之内符合理想标准。所以判定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水平很好。5.3.2 模型解释AMOS21.0 运行数据后,输出研究模型结果如图 5.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图书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期望确认模型的扩展[J]. 杨涛. 图书馆学研究. 2016(22)
[2]微信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闵庆飞,李红云. 情报科学. 2016(09)
[3]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杨根福. 开放教育研究. 2016(01)
[4]4G时代下手机银行的发展策略分析[J]. 郭宝欣,李朝林. 现代商业. 2015(03)
[5]消费者创新性对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 田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05)
[6]手机银行业务的安全问题研究[J]. 方泽南,刘卫刚,余光卓. 微型机与应用. 2013(24)
[7]个人客户采纳手机银行的影响因素[J]. 王蕾,卫文斐,李举超. 金融论坛. 2013(11)
[8]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劳可夫.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4)
[9]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模型研究[J]. 赵青,梁工谦,王群. 科技管理研究. 2013(01)
[10]消费者创新性与新产品创新性行为作用机理文献综评[J]. 刘石兰.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餐饮外送服务类APP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张珊.吉林大学 2016
[2]手机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陈云.江西财经大学 2015
[3]个人手机银行业务的客户满意度研究[D]. 李婷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UTAUT与感知风险模型的手机银行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 沈莉.北京邮电大学 2015
[5]基于UTAUT模型的手机银行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 贾滞.湖南大学 2014
[6]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 董婷.南京大学 2013
[7]手机银行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杨波.暨南大学 2013
[8]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 吴佩红.南京理工大学 2013
[9]移动网络购物用户接受模型研究[D]. 胡佳佳.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0]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忠诚度评价研究[D]. 杨丽光.湖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72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37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