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3 10:37
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加快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并对统筹城乡普惠共享发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痛点以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已衍生出自营放贷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土地质押模式等多种模式,但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缺位、农民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强金融安全监管,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并加强宣传力度,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意义与现状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潜在挑战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发展、市场竞争与农村金融机构绩效[J]. 张正平,江千舟.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2]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建议[J]. 董玉峰,刘婷婷,路振家. 新金融. 2016(11)
[3]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银行、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分析[J]. 粟芳,方蕾. 管理世界. 2016(09)
[4]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衍生及其制度逻辑[J]. 郑鈜,刘乃梁. 农村经济. 2016(07)
[5]中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J]. 王宝义. 现代经济探讨. 2016(03)
[6]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运行形态、演变逻辑及收益分配[J]. 刘飞,赵银银. 西南金融. 2016(03)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1)
[8]“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 刘丽伟,高中理. 世界农业. 2015(12)
[9]“互联网+”休闲农业运营模式演化研究[J]. 唐凯江,杨启智,李玫玫. 农村经济. 2015(11)
[10]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度分析[J]. 刘晓光,侯晓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1)
本文编号:3566124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意义与现状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潜在挑战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发展、市场竞争与农村金融机构绩效[J]. 张正平,江千舟.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2]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建议[J]. 董玉峰,刘婷婷,路振家. 新金融. 2016(11)
[3]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银行、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分析[J]. 粟芳,方蕾. 管理世界. 2016(09)
[4]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衍生及其制度逻辑[J]. 郑鈜,刘乃梁. 农村经济. 2016(07)
[5]中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J]. 王宝义. 现代经济探讨. 2016(03)
[6]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运行形态、演变逻辑及收益分配[J]. 刘飞,赵银银. 西南金融. 2016(03)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1)
[8]“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 刘丽伟,高中理. 世界农业. 2015(12)
[9]“互联网+”休闲农业运营模式演化研究[J]. 唐凯江,杨启智,李玫玫. 农村经济. 2015(11)
[10]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度分析[J]. 刘晓光,侯晓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1)
本文编号:3566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56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