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的“互联网+回收”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4:43
  根据修改后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任务技术匹配度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及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一致时,高度匹配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低度匹配;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不一致时,匹配过度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匹配不足;心理距离在任务技术匹配度与价值共创行为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理论成果,对促进电子废弃物规范化回收有一定启发意义。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 2020,3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的“互联网+回收”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任务技术匹配维度

概念模型,行为研究,互联网,理论模型


“互联网+回收”下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研究理论模型

心理距离,技术


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共同检验中介效应:首先基于模型6的基础上加入心理距离构建模型7,结果见表3,心理距离对价值共创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表明存在中介作用。其次,根据Edwards和Cable[34]的研究,将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组合生成一个集区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见表5。心理距离的间接效应为0.112,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22,0.214],不包括0,进一步说明中介效应的存在,假设H3通过检验。根据表3数据结果绘制出心理距离中介作用响应面,如图5所示。高度匹配通过心理距离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强,匹配不足下作用最弱。消费者对电子废弃物回收的需求与其感知到的平台技术功能间的契合程度会影响消费者与平台间的心理距离。消费者感知心理距离更近,会对平台产生更多的亲切信赖,对平台活动也同样持积极态度,更有可能参与到价值共创过程中来。图5 任务技术匹配通过心理距离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众筹中主体互动、价值共创与产品创新[J]. 曾江洪,黄向荣,吴号.  科研管理. 2019(11)
[2]知识分享对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J]. 俞林,许敏.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5)
[3]创业平台、创业者与消费者价值共创过程模型:以小米为例[J]. 周文辉,陈凌子,邓伟,周依芳.  管理评论. 2019(04)
[4]产品创新社区不同级别顾客的价值共创行为研究——以MIUI社区为例[J]. 严建援,乔艳芬,秦凡.  管理评论. 2019(02)
[5]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研究[J]. 唐方成,蒋沂桐.  管理评论. 2018(12)
[6]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J]. 赵晓煜.  技术经济. 2018(07)
[7]出行共享中的用户价值共创机理——基于优步的案例研究[J]. 杨学成,涂科.  管理世界. 2017(08)
[8]决策框架、心理距离对个体间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郑君君,蔡明,李诚志,邵聪.  管理评论. 2017(05)
[9]品牌拟人化对温暖和能力的影响:心理距离和成人玩兴的视角[J]. 周飞,沙振权.  当代财经. 2017(01)
[10]虚拟品牌社区顾客价值共创互动行为的测量及验证[J]. 卜庆娟,金永生,李朝辉.  当代财经. 2016(05)



本文编号:3569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569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