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作为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的传统产业,农产品贸易一直都是双边合作的重点内容。从2004年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已实现了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2013年开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努力完成从“黄金十年”向“钻石十年”的转变,未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指引下,双方将进一步扩大自贸区的合作范围,削减非关税壁垒,提升投资与贸易便利化,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稳健持续地增长。本文首先主介绍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背景,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整体概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港口基础设施、进出口不合法支出和行贿、海关程序负担、贸易壁垒、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这五个指标,分析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现状,接着阐述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便利化过程中的难点。实证部分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出口国海关程序负担、出口国信息与技术发展、出口国贸易壁垒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出口国海关程序负担、出口国信息与技术发展这两个指标对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对此本文设置了模拟方案:假设CAFTA各国出口国海关程序负担指标和出口国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指标较低的国家达到区域内的平均水平时,发现各国出口额、出口增加量和出口增长率这三个指数的模拟结果变化明显。最后,根据本文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 农产品贸易 中国—东盟 引力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7;F7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5
- 1.2.1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10-11
- 1.2.2 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11-14
- 1.2.3 小结14-15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6-18
- 1.4.1 创新之处16-17
- 1.4.2 不足之处17-18
- 第二章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背景及其现状分析18-27
- 2.1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背景18-21
- 2.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18-19
- 2.1.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合作19-21
- 2.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21-27
- 2.2.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21-22
- 2.2.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概况22-23
- 2.2.3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分析23-27
- 第三章 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分析及对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27-37
- 3.1 贸易便利化的含义及贸易指标体系的构建27-28
- 3.1.1 贸易便利化的含义27
- 3.1.2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27-28
- 3.2 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水平比较分析28-31
- 3.3 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及进一步改善的难点分析31-37
- 3.3.1 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对其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性31-33
- 3.3.2 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难点33-37
- 第四章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及预测37-45
- 4.1 实证分析37-42
- 4.1.1 引力模型的应用37
- 4.1.2 变量的选取及解释说明37-39
- 4.1.3 模型的构建39
- 4.1.4 数据来源说明39
- 4.1.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39-42
- 4.2 模拟预测分析42-45
- 第五章 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发展的建议45-50
- 5.1 简化海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45-46
- 5.2 提高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普及率46-47
- 5.3 加快通关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47-48
- 5.4 减少贸易壁垒,提升农产品质量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协威;贸易便利化:高、宽、全唱主角[J];WTO经济导刊;2005年09期
2 于丽洁;贸易便利化的利益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朱国正;;试论中国海关在贸易便利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梁德顺;;贸易便利化与中国[J];金融经济;2006年16期
5 万宁;;贸易便利化利益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经济;2007年09期
6 张鲁青;;我国的贸易便利化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7 张鲁青;;贸易便利化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沈铭辉;;东亚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及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7期
9 匡增杰;凌定成;;我国海关实施贸易便利化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09期
10 万宁;;贸易便利化收益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中国商贸;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骏腾;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贸易便利化[N];珠海特区报;2006年
2 记者 路虹;亚太共商贸易便利化[N];国际商报;2009年
3 记者 李志石;上海首推贸易便利化工作规程[N];国际商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袁荃荃;呼唤贸易便利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记者 闫雪静 通讯员 华锴;第十三届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年会暨第二届世界贸易便利化论坛开幕[N];北京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邢梦宇;贸易便利化为企业快速通关插上“翅膀”[N];中国贸易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戴群艳 通讯员 郑宏华;加快贸易便利化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8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马宇;贸易便利化是提升外贸水平的关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9 本报记者 荣郁 见习记者 王霁平;全球市场共唤贸易便利化[N];国际商报;2013年
10 步欣;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N];国际商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衷颖;区域经济组织的贸易便利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晨;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政策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张瑜;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黄艳;我国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进展及对策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张庆庆;贸易便利化:进程、效果与中国的策略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周茜;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倪冬生;通向贸易便利化之路[D];复旦大学;2011年
7 林利;海关推进贸易便利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涛;日本贸易便利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9 王少辉;中国贸易便利化与通关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宋学潮;贸易便利化下货物通关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6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