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市场下支付平台的兼容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7 21:0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群体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今市场上存在多家大中小型支付平台,在线下支付环节消费者和商户只有使用一致的支付平台才能完成结算,有时还需要注册并绑定银行卡在多个支付平台,这给消费者和商户带来支付结算的不便和资金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兼容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首先采用Hotelling模型研究双寡头支付平台的兼容策略,得到的结论是市场中只存在两家支付平台时,因为兼容前后利润均不发生变化,所以不兼容是最优策略,此时两家支付平台存在超额利润。然而两家支付平台不兼容情形下的消费者、商户的总效用和社会福利比兼容情形下的少。然后本文采用Salop圆形城市模型,研究有一家新支付平台分别以与在位支付平台不兼容和兼容两种方式进入双寡头支付市场后,在位两家支付平台的兼容策略选择。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一家新支付平台进入市场规模对称的双寡头支付市场后,若在位两家支付平台的消费者市场总份额大于商户的市场总份额,则在位两家支付平台采取抵制策略是最优的,消费者的总效用也因此提高;第二,双寡头支付平台市场规模非对称时...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
2.2 平台进入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2.2.1 用户规模
2.2.2 网络外部性
2.3 平台的兼容策略选择
2.3.1 影响平台兼容的因素
2.3.2 兼容的正反两方面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寡头支付平台的兼容博弈分析
3.1 模型假设
3.2 模型求解
3.2.1 两家支付平台不兼容
3.2.2 两家支付平台兼容
3.3 模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兼容的新支付平台进入博弈分析
4.1 模型假设
4.2 模型求解
4.2.1 在位支付平台默许
4.2.2 在位支付平台抵制
4.3 模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兼容的新支付平台进入博弈分析
5.1 在位支付平台默许
5.2 在位支付平台抵制
5.3 模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支付平台进入的数值模拟和案例分析
6.1 数值模拟
6.1.1 市场规模对称
6.1.2 市场规模非对称
6.2 案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户迁移、单边锁定与市场进入[J]. 鲁彦,曲创. 当代财经. 2016(05)
[2]Apple Pay进入中国,机遇还是挑战?[J]. 方毅. 中国商论. 2016(04)
[3]移动出行应用市场进入的博弈研究[J]. 焦嶕. 经济问题. 2015(12)
[4]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特征及定价机制研究[J]. 邓建. 改革与战略. 2015(09)
[5]网络外部性与企业市场进入研究——基于市场份额演化的分析[J]. 陈慧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09)
[6]互联网金融竞争秩序的规制策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分析[J]. 邹积超. 经济体制改革. 2015(02)
[7]基于双边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横向差异化竞争机制研究[J]. 吴继. 商业时代. 2014(22)
[8]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电信市场的竞争分析[J]. 孙璐,潘琦. 对外经贸. 2014(04)
[9]交叉网络外部性与双边市场的倾斜式定价[J]. 孙武军,陆璐. 中国经济问题. 2013(06)
[10]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支付竞争研究[J]. 付华,赵丽. 商业时代. 2013(27)
硕士论文
[1]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 金超.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87402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
2.2 平台进入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2.2.1 用户规模
2.2.2 网络外部性
2.3 平台的兼容策略选择
2.3.1 影响平台兼容的因素
2.3.2 兼容的正反两方面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寡头支付平台的兼容博弈分析
3.1 模型假设
3.2 模型求解
3.2.1 两家支付平台不兼容
3.2.2 两家支付平台兼容
3.3 模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兼容的新支付平台进入博弈分析
4.1 模型假设
4.2 模型求解
4.2.1 在位支付平台默许
4.2.2 在位支付平台抵制
4.3 模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兼容的新支付平台进入博弈分析
5.1 在位支付平台默许
5.2 在位支付平台抵制
5.3 模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支付平台进入的数值模拟和案例分析
6.1 数值模拟
6.1.1 市场规模对称
6.1.2 市场规模非对称
6.2 案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户迁移、单边锁定与市场进入[J]. 鲁彦,曲创. 当代财经. 2016(05)
[2]Apple Pay进入中国,机遇还是挑战?[J]. 方毅. 中国商论. 2016(04)
[3]移动出行应用市场进入的博弈研究[J]. 焦嶕. 经济问题. 2015(12)
[4]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特征及定价机制研究[J]. 邓建. 改革与战略. 2015(09)
[5]网络外部性与企业市场进入研究——基于市场份额演化的分析[J]. 陈慧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09)
[6]互联网金融竞争秩序的规制策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分析[J]. 邹积超. 经济体制改革. 2015(02)
[7]基于双边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横向差异化竞争机制研究[J]. 吴继. 商业时代. 2014(22)
[8]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电信市场的竞争分析[J]. 孙璐,潘琦. 对外经贸. 2014(04)
[9]交叉网络外部性与双边市场的倾斜式定价[J]. 孙武军,陆璐. 中国经济问题. 2013(06)
[10]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支付竞争研究[J]. 付华,赵丽. 商业时代. 2013(27)
硕士论文
[1]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 金超.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87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68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