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大数据的中国商品价格粘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6 13:42
近年来,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变得愈加频繁,理解宏观经济短期分析的基础——价格粘性、减少宏观政策时滞变得愈加重要。本文利用来自100多个网站的高频价格大数据(囊括CPI篮子的8大类、46中类、262子类的1970多万条日度商品价格),测度中国商品价格粘性程度、识别价格调整模式,并将微观测度结果用于测算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发现:中国总体上调价较为频繁(调价周期小于2个月)、调价幅度较大(14%—20%)、部门异质性明显、不对称性显著(上调频率及上调幅度更大);调价模式是异质性的时间相依(TDP)和状态相依(SDP)相结合;调价频率(负向)、调价大小的峰度(正向)、异质性部门数量(正向)等均会影响货币非中性程度,相同的货币冲击对各行业的影响有显著的异质性。本文为洞察数字经济对商家调价行为和宏观经济动态的影响抛砖引玉,对大数据时代的货币政策制定和通货膨胀管理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数据、变量与指标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三)数据描述
(四)价格粘性衡量指标
1.价格变化频率(7)
2.价格变化周期
3.价格变化幅度及分布
三、 价格粘性测度:静态视角
第一,从总体上看,中国线上价格粘性相对较弱,价格上调频率高于价格下调频率。
第二,从总体上看,中国线上的调价幅度相对较大、价格上调幅度显著高于下调幅度。
第三,从大类来看,基于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各大类调价频率、调价幅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上调频率均一致地高于对应的下调频率、上调幅度基本上明显地高于下调幅度。
第四,从中类和子类来看,不同行业商家的调价频率和调价幅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但调价频率和调价幅度的不对称性仍较为明显。
四、 价格调整模式识别:动态视角
(一)生存分析模型估计
1.非参估计方法
2.半参估计方法
(二)基于非参估计的调价模式识别(13)
(三)基于Cox比例模型的调价模式识别
五、 价格粘性与货币政策非中性程度
(一)模型介绍
(二)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1.基于262子类部门的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2.基于46中类部门的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3.基于八大类和总类的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4.不同异质性状况的总体货币非中性程度对比
六、 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第一,本文发现中国商品和服务市场调价较为频繁、调价幅度较大、异质性明显、不对称性显著。
第二,本文发现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调价模式是异质性的时间相依(TDP)和状态相依(SDP)相结合。
第三,本文结合价格粘性测度结果和货币政策实际作用大小的充分统计量,发现调价频率、调价大小的峰度、有无部门异质性等均会影响货币非中性程度。
(二)政策启示
第一,中国央行未来应该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发展和运用、对于总量型货币政策运用要更加谨慎,并要注意数字经济时代的价格粘性较弱,或将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弱。
第二,较弱的线上价格粘性为利用在线价格大数据编制实时高频物价指标提供了微观基础,对于提高通胀预测时效性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在线大数据的高频CPI指数的设计及应用[J]. 刘涛雄,汤珂,姜婷凤,仉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9)
[2]部门价格粘性的异质性与货币政策的传导[J]. 侯成琪,龚六堂. 世界经济. 2014(07)
[3]中国商品市场名义价格粘性的测度[J]. 金雪军,黄滕,祝宇. 经济研究. 2013 (09)
[4]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价格粘性、定价模式及其政策含义[J]. 渠慎宁,吴利学,夏杰长. 经济研究. 2012(11)
[5]中国价格粘性的实证研究[J]. 蔡晓陈. 中国经济问题. 2012(06)
[6]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 陈彦斌. 经济研究. 2008(12)
本文编号:3703601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数据、变量与指标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三)数据描述
(四)价格粘性衡量指标
1.价格变化频率(7)
2.价格变化周期
3.价格变化幅度及分布
三、 价格粘性测度:静态视角
第一,从总体上看,中国线上价格粘性相对较弱,价格上调频率高于价格下调频率。
第二,从总体上看,中国线上的调价幅度相对较大、价格上调幅度显著高于下调幅度。
第三,从大类来看,基于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各大类调价频率、调价幅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上调频率均一致地高于对应的下调频率、上调幅度基本上明显地高于下调幅度。
第四,从中类和子类来看,不同行业商家的调价频率和调价幅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但调价频率和调价幅度的不对称性仍较为明显。
四、 价格调整模式识别:动态视角
(一)生存分析模型估计
1.非参估计方法
2.半参估计方法
(二)基于非参估计的调价模式识别(13)
(三)基于Cox比例模型的调价模式识别
五、 价格粘性与货币政策非中性程度
(一)模型介绍
(二)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1.基于262子类部门的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2.基于46中类部门的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3.基于八大类和总类的货币非中性程度测度
4.不同异质性状况的总体货币非中性程度对比
六、 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第一,本文发现中国商品和服务市场调价较为频繁、调价幅度较大、异质性明显、不对称性显著。
第二,本文发现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调价模式是异质性的时间相依(TDP)和状态相依(SDP)相结合。
第三,本文结合价格粘性测度结果和货币政策实际作用大小的充分统计量,发现调价频率、调价大小的峰度、有无部门异质性等均会影响货币非中性程度。
(二)政策启示
第一,中国央行未来应该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发展和运用、对于总量型货币政策运用要更加谨慎,并要注意数字经济时代的价格粘性较弱,或将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弱。
第二,较弱的线上价格粘性为利用在线价格大数据编制实时高频物价指标提供了微观基础,对于提高通胀预测时效性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在线大数据的高频CPI指数的设计及应用[J]. 刘涛雄,汤珂,姜婷凤,仉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9)
[2]部门价格粘性的异质性与货币政策的传导[J]. 侯成琪,龚六堂. 世界经济. 2014(07)
[3]中国商品市场名义价格粘性的测度[J]. 金雪军,黄滕,祝宇. 经济研究. 2013 (09)
[4]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价格粘性、定价模式及其政策含义[J]. 渠慎宁,吴利学,夏杰长. 经济研究. 2012(11)
[5]中国价格粘性的实证研究[J]. 蔡晓陈. 中国经济问题. 2012(06)
[6]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 陈彦斌. 经济研究. 2008(12)
本文编号:3703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703601.html